见得多了,会分辨出什么是真正的美,一个人学会了审美,离丑的东西就会远一点;见到新奇的事,不再大惊小怪、咋咋呼呼... ...心胸宽广,淡定从容,是旅行送给我的最好礼物。
人,尤其是女人,很容易冲动消费,买和自己身份并不匹配的名牌包包和首饰;办各种不会坚持使用10次的健身卡;报去过一次不会再去第二次的烘焙班... ...也不愿意自己掏钱出去旅行一次。
也许看起来,旅行比买东西烧钱,但只要合理规划,一年去一两个自己想去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即的事。要知道,一个中国城市街头最常见的普通款LV包包国内正牌价,足够你去一趟欧洲。
长途旅行,主要花费是交通和住宿。在机票促销季或提前三个月到半年买机票,通常有低折扣。比如我去英国那年,英航做活动,上海往返伦敦2600元。我从国内往返欧洲一次获得的机票积分,可以兑换一张国内段机票。我有一对好友夫妇,他们在ipad上下载了所有航空和星级酒店的客户端,办齐了积分卡,只要接到优惠推送,就关注。因为一些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团积分可以通用,比如星空和天合联盟,达美和大韩,他们用积分不花钱从经济舱升过商务舱,用两晚800元光明万丽积分换到一晚拉斯维加斯价值6000多元的万豪residence inn,在纽约曼哈顿下城的五星酒店免费升级到行政套房。截止目前,两人已经用很低的价格在国外住过洲际、希尔顿、铂尔曼等无数高级酒店。
还有,只要你上网,一些大大小小的论坛,总会有热心快肠乐于分享的旅游达人,贡献自己的穷游锦囊、省钱攻略。多搜集此类信息,做个有心人,你会发现,出一趟国的性价比,远远高于去三亚、云南的成本,基本上每个普通上班族都负担得起。
关于如何省钱,如何赚钱,我谈不上什么经验。有次采访蔡澜先生,他说:“打一份工不够,打两份,打两份工不够,打三份。”我的原则是,想去哪里,在自己的时间和预算都允许的条件下,就去。基本是,想去就去,说走就走,从不纠结。平时我不买奢侈品,不穿名牌,不逛商场。别人花20000元买包包,我拿这个钱去趟欧洲。包包会过时,旅行获得的成长经历,没有变故夺得走。这并非酸狐狸思维,如果我的钱足够多,我也可以两样都选择,也可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不矛盾,如果只能选其一,我就选我能力范围内能到达的地方。
旅途中,我很少购物,但我从不吝啬花钱去吃当地特色美食,住当地有故事的老房子,我觉得这些体验是比钱更有价值的人生宝贵财富。在东京,我起早床冒着风雨去筑地市场,吃过人气超旺的大和寿司;在威尼斯,我歪打正着误入一家意大利餐厅,吃过最正宗的海鲜大餐;在巴黎,在伦敦,在罗马,在卢瓦尔河谷,在普罗旺斯,在托斯卡纳,我住过梦想中的公寓,童话中的城堡,庄园里的别墅。这些写出来似乎有点吓唬人,其实并非想象中高不可攀,一年勤奋工作,犒劳自己“高端”一两次,完全可望又可即。
很多时候,时间和钱,是我们给自己预设的困难和借口。
并非有钱就有精彩。有些人纵使腰缠万贯,也会抱怨生活无趣,不知道日子怎么过才充实。有些人没什么钱,却活得有滋有味,言行举止,品位一流。懂得疲惫时找间环境好的咖啡馆,喝杯下午茶,透透气,只不过一杯二三十元的咖啡而已,再穷的人也喝得起。
说来说去,还是看各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先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有机会拥有想要的生活。
我认识的真正热爱旅游的人,生活中都是非常自律理智有主见的人。在不旅行的时候,认真工作,坚持运动。因为工作才能保证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去远行,运动才能锻炼强壮的体魄去感受潜水、跳伞、骑行等世间精彩。他们中没有谁不务正业,连生存都不能自给自足,也没有谁视金钱如粪土挥霍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