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如何,餐桌上的气氛要由父母来主导,营造互相尊重的氛围,此外,还要悉心聆听。虽然最后通常由父母来作决定,但是你要让孩子觉得他们的意见是很宝贵的,他们也参与了家庭的决定。当他们有这种感觉时,家庭话题的内容就会更丰富,他们对家庭的认同感将更强烈,对学校与世界的参与,也将更具信心。
指引:餐前准备与桌上话题
每一个家庭都有它的特性和气氛。虽然没有一个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不过下列几点会对家长有帮助。
全家围坐桌旁,把一切搅扰,尤其是电视和电话的搅扰减到最低限度。
订出餐桌上讲话、行为和话题的基本规则,避免沟通过于空泛而失去重心。
孩子在吃完饭后,依他们的年龄个性,或是要求他们先退6席,或是让他们学习在桌旁坐一段时间。
无论对方在不在场,不要使谈话落入批评。虽然有些人的行为的确不对,但是我们必须肯定每一个人的价值。如果餐桌上的谈话都是这种正面的态度,孩子就会放心表达他们的感觉。
餐桌上要问每一个人都会回答的问题,但不要问“是非题”。要塑造出坦诚和说错没关系的气氛。例如,可以追述自己在那段时间的经历,让你的孩子知道,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曾有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