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听话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大。众多的人们在纷纷议论,为什么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可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难管了呢?
自古至今,绝多数富裕的家庭对财富的处理,一般都是留给子孙,甚至我们经常从中国的家庭中传出这样教育孩子的声音:“爸爸妈妈辛辛苦苦的工作为了谁,不就是为了你吗孩子?!我们挣的钱临死一分都拿不走,都得花在你身上,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不听父母的话,你怎么就不理解爸爸妈妈的心呢?!!!”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同样要为这种教子方法付出代价,因为,有些孩子在真正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时,他的双脚已经踏在了监狱的地板上,人身已经失去了自由……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就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在继承10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子女中,有20%—30%的人放弃了工作,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中,直到倾家荡产;有的则一生孤独,出现精神问题,或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曾是富翁的罗斯·柴德在临终前,他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儿子拉斐尔,但儿子在继承财富的第二年,就被人发现死于纽约一处人行道上,死因是吸食毒品过度,年仅23岁。
受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不可计数的中小学生处在无欲无求,胸无大志的煎熬中,这些孩子生活条件富足,求胜、竞争、创新、忍耐苦难的意识脆弱。“要什么就有什么,非但不是孩子的幸福,恰恰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罪恶!”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安乐生活可以让孩子获得感官上的舒适,却不会让孩子在能力、才华、品德等生命力方面有任何收获。在我从事多年“择差教育”中,我最怕遇到的就是这一类型的孩子,因为最难调整的、最难做通思想工作的也是具有强烈优越感的孩子,恰恰相反的是,有三分之一都是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这些孩子在一起沟通和交流,他们的一些经典之语不得不让我这名做了十多年学生心理教育的老师为之汗颜。
去年我和一名初二的男孩交流,我们之间的谈话很融洽,他也很赞成我的观点,一个多小时侯后,我看沟通的火候正好,就让坐在旁边的孩子的父母暂时离开,我希望和孩子单独交谈。两位家长显得非常兴奋和激动,他们和我握手道别后,坐在沙发上的孩子也显得很高兴,他说:“王
老师,你知道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那样高兴吗?”
“虽然你的成绩不理想,可你是个很优秀的孩子!”
“不是,是因为我在这里坐了一个多小时听你说话,你说的太有道理了,我喜欢听”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表。“爸爸妈妈为我找过许多
老师,我听他们说话最多不超过半小时,最短的不足十分钟,哪有和我单独谈的机会,我给足了你面子是吗?”
“我感觉到了,谢谢你,这是为什么呢?”
“你开始就说了,你不是什么老师,仅仅是我的一个哥们儿,我听了非常激动。你的确像一个哥们儿,我愿意和你交朋友,不象有些老师一开口就讲一堆大道理,我一听就反胃。”
“呵呵!我遇到你这个知音了!臭小子,你蛮挑剔的!”
“王
老师,你愿意听我说心理话吗?”
“当然,实话实说,咱俩现在谈话没有谁对谁错!”
“我感觉学习太辛苦了,太累人了,我没有一点兴趣。你刚才说的话很实在,若对于我的一些同学,他们一定会感动的流泪,我们这些学生太不被老师和家长理解了,虽然听了你的话我也很激动,可我还是狠不下心来去吃那份苦。我从小学升入初中后,爸爸为我买了一套房子,钱花的不多,才50多万。爸爸还答应,如果我能升入市重点高中,他就可以为我买一辆不低于20万的汽车,我们家很有钱,那将来都是我的,你能看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