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物质富有,精神贫穷

儿童资源网

别让孩子物质富有,精神贫穷


  这是我在从事教育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而不够典型的普通案例却举不胜举,埋藏在孩子内心世界里的物欲满足感,无情扼杀了童心的求知欲望,他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遇困难就低头、遇挫折就灰心、他们性格单纯脆弱、对待理想和志向显得无欲无求。难道这样的孩子在我们身边还少吗?财力富足的家庭给予了孩子不适宜的教育语言和环境,更令人悲哀的是,一些生活不富裕的家长也时常口不遮拦:“孩子,他们穿名牌,我们也穿,爸爸能买的起!!!”本来一两元孩子就能办成的事,很多爸爸一挥手就来个出奇的大方:“给你十元够吗?!”。很多来我们中心咨询的家长都显得忧心重重,殷切希望我们老师能给予孩子足够的警醒,希冀孩子能够浪子回头,而恰恰相反的是,需要警醒的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无知。
  的确,人生于天地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孩子的人生最可依赖的是什么?是知识、是智慧、是汗水,父母不可能让孩子依靠一生一世,因此,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别人,而是孩子自己。清代名臣林则徐在对待儿孙的问题上就非常开明,他曾说:“子孙若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为子女留下财富,不如留下更多的知识,后代不一定能保留住财富,但须用知识去创造财富。由此可见,财富是宝贵的,但比财富更宝贵的是知识。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财富!只有自立的人,才会有拯救自己的方法。
  记得我小时侯,父亲经常为我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财主。家里有良田千亩,粮食堆山。财主临死的时候,就把这些家产传给了儿子。这位少爷从小就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经常领着管家到处吃喝。有一次来到一家饭馆,门口挂着的鸟笼里养着一直漂亮的画眉鸟,叫声悦耳动听,这位少爷手指着那只画眉说:“老板,我要吃这只画眉鸟的舌头。”经过讨价还价,少爷用50亩良田换来了一碗“画眉舌头汤”。就这样,这为少爷走到那儿吃到那儿,什么贵就吃什么,从不吃正经粮食,日复一日,他把家里的良田吃光了,家里的粮食也糟蹋没了,最后沦落成了一个叫花子,在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他连饿再冻,最后惨死在了冰天雪地里。从童年到少年,我一直听着父亲讲述这个故事长大,虽然父亲没有讲述故事的寓意,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埋下了正确做人的种子。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来到社会上独立创业,父亲没有给我留下物欲上的享受,但是老人家为我蓄备了无穷的精神上的财富,从中学时期我就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那就是努力学习,将来让全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现在,我一直把这个故事复制给自己的女儿听,不厌其烦的复制给孩子一种做人的理念: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是一无所有的,只有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不屈和面对一切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你们爱的结晶,生命的延续。天下父母有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的聪明,在学校里学习优秀,积极主动,心志高远,长大后在社会上成为生活事业的强者。但是,当前很多学生成绩低迷,没有学习兴趣,生活没有目标,学习没有方向,作业拖拖拉拉,缺乏兴致和激情。心急如焚的家长极力想补救孩子的成绩,请家教、找辅导班,其实,孩子缺乏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那些知识,而是心灵上的充实。众多孩子心灵上极度的空虚,他们的精神世界贫穷到了一无所有。我在和许多孩子谈心时,他们反馈了一个共同的心态:活着真没意思。更加可怕的是,快进入毕业班的中学生,有很多孩子对我实话实说:“我们班在上课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时常爬在课桌上睡觉,爸爸妈妈看着我们背着书包上学了,其实我们在学校根本就没学,我们也知道这样对不起父母,有时候也真的想学,可自己的成绩差,又不知道从那儿下手,更多的时候是禁不住几个同学的诱惑,他们一拉后腿,我剩下的也只有‘玩儿’了,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