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们中心接受心志训练的小海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他爸爸因从事商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但在物质上基本是有求必应,妈妈上班,时间也很紧张,孩子放学后大多都是爷爷奶奶照顾,低年级时成绩就不算优秀,但也能凑合过去,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缺少了监管的小海无形中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钻爷爷奶奶的空子,用撒谎的方式蒙蔽家长。四年级时,小海的成绩已经成了班里的倒数,老师为了控制他的课堂纪律,时常让他站在教室里听课,家长也成了
老师呼来唤去的常客。这时候,小海的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无奈中只好做了全职妈妈,一段时间后,虽然她为了孩子的学习绞尽了脑汁,但小海就是无法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一点点家庭作业,需要搞上几个小时,甚至还完不成,家长免不了心中燃烧火气,一急,连自己都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轻责骂,重则打或者恐吓,有时候,一直搞到凌晨,家长又气、又急、又心疼!
事实上,家长从开始就忽略了孩子的学习特点,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真正的学习需求,成绩处在低迷阶段的学生,他在学校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有三分之二都是白白浪费的,学习能力已经严重缺失,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又很脆弱,如果家长依然随着学校的学习进度,为孩子的学习施加压力,其实就是人为给孩子制造学习障碍,辅导这样的孩子,不管家长你如何“急!”,他总能用“不慌、不急、不抵抗、不言语”来回应家长的教育。从我调整过的众多孩子的案例中,这样的孩子并不是生理上的笨或者智力障碍,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疲劳,孩子学习中的慢性子,是因为同一群体中成绩落差太大,家庭辅导方法又与孩子的实际成绩不衔接,加上家长严厉要求和过高的期望,当这种无形的精神负担无法摆脱时,自卑感、挫败感和恐惧感,就会令孩子丧失学习激情,丧失竞争斗志!这时候,如果家长采用常规辅导方法很难能调动孩子的学习激情,更无法控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行为,随着孩子逆反心理的增强,性情也会变的孤僻、自卑、倔强,在家庭中反感家长的辅导,在学校甚至敌对老师的教育。
当小海来到我们培训中心的时候,他对学习完全处在了心理疲劳期,我们不谈论学习时,他还能和我心平气和的交流,一触及到学习方面,他马上神色黯然,手足无措,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还不时地扭头看看母亲。小海寄宿在培训中心的第二天,他的情绪波动就多起来,想家,依赖妈妈的情绪尤为强烈,尽管我们并没有对他的学习施加任何压力,只是让他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但这里毕竟是个学习的环境,此时的小海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已经变的很微弱,平时信誓旦旦,但是只说不做,一旦遇到挫折就灰心失望,就连看到其他同学彼此竞争的学习氛围,也时刻让他感到很畏惧,逃避心理日益加重。
通过后面几天的观察,我们几位老师经过研究为他设定了一套培训方案,因为学习中的畏难情绪为小海的心理制造了成长的障碍,要解决这些障碍,还必须从学习方面下手,调整他的第一步首先要激发小海的学习激情,疏导他的畏惧心理,缓解他的畏难情绪。后来我们有意安排一年级数学最基础的计算知识,并让他和同龄孩子,甚至还有高年级的孩子共同做同一张卷面,为了帮助他,我们暗示其他孩子故意空出一些题不书写,始终保持小海的分数位居前列,表现出那些大孩子的成绩都无法赶超他。
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加上老师的大加赏识和心志疏导,小海的眼神开始出现强烈的学习欲望,情绪也开始回归了自信:“老师,这些题我学过,我都会做。”
“你本来就是聪明的学生,第一次见到你,我就感觉你是个学习天才,只是过去没有人发现罢了。”
“嘿嘿,妈妈总说我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