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子枕边书 (年轻父母必读)
'可是,我听说你弟弟病了。'
'是的,您怎么知道的呢?'
'我知道,因为刚过了圣诞节。'
我并不是瞎猜。因为我知道那孩子很贪吃,圣诞节过后肯定会生病的。果然不出所料,于是我就带着威特前去探望。到他家一看,那孩子又是喊肚子痛,又是喊头痛,不停地哭 闹。通过谈话我问明了病因,正如我所说的那样,是由于吃得太多。这在种场合,我和朋友谈话时,总是注意使身边的威特能了解事情的原因。"
老威特对儿子的饮食特别关注,从他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意他的饮食规律搭配,决不在 "吃"的问题上放纵威特。他在书中写道:
"威特基本上没有因为吃得过多而损害健康。到朋友家里做客,朋友总要拿出点心让威特吃。但是不管多么好吃的点心,威特是绝不吃的。朋友们说 这不是孩子的本意,是我管教过严的结果。因为他们是从自己和自己孩子的角度来看的,所以无法理解威特的自制能力。其实,只要从小就经常教育孩子们,他们做到这一点并不 难。"
正如老威特所说,由于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无规律、无限制地吃东西,从而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消化食物上,大脑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这样,即便对 孩子实施了早期教育或其他什么教育,也是白费工夫。
孩子的时间
如何分配孩子的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是父母们十分关心的问题。那么,老威特是怎么做的呢?事实上,在老威特的教育之道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的区分 。在游玩、散步和吃饭时,老威特总是想方设法地丰富威特的知识。在威特学习功课时,老威特绝不允许有任何人或任何事去干扰他。起初,威特平均每天学习15分钟的功课。在这个 时间里,威特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会受到父亲的批评。在学习时,妻子和仆人有事找威特,他就会拒绝说:"现在不行,威特正在学习。"有客人来访,他也不让威特离开座位,他会说:"请稍等片刻。"这样做当然是为了使威特养成认真对待学习的习惯。
老威特很重视培养儿子做事果断迅捷的习惯。如果威特做某件事磨磨蹭蹭,即使做得再好他也不满意。这对培养威特雷厉风行的作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老威特严禁儿子在学习语言和数学等知识上敷衍了事,而要他养成精益求精的精神。他的教育方法就像砌砖头一样一丝不苟,他认为不这样就收不到好的效果。有些所谓的学者,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喜欢用一些装腔作势的语言,令人费解。老威特认为,这是由于这些人在学习时代对词义领会不深、学得不透的缘故。他说这些学者都是冒牌货,并耻笑那些把这种 人奉为伟大学者的人。精益求精,是老威特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老威物像砖头一样的学习态度,小威特学会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直到晚年他依然在感激他父亲的教诲。
说了这么多,有人一定会说,老威特这陈旧的教育方法一定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然而,事实并非 如此,他每天只花费一二个小时教育威特。作为一个牧师,他的工作非常忙,即使想抽出更 多的时间也不可能。他在书中写道:"通过对威特的教育,我第一次领悟到儿童的发展潜力 是多么大。"
小威特到8、9岁的时候,某些学科的水平已超过了父亲。
儿子永远是个普通人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造就神童或未来的伟大学者。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对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提出质疑。为此,老威特作了如下辩解:
人们以为我是带着塑造学者的目的来教育儿子的。甚至有些人以为我想造就一个神童, 为的是获得名誉。其实,这些看法都是对我的误解。我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 所以才挤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康、活泼、幸福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