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的50个教子智慧

儿童资源网

父母必知的50个教子智慧


  此外,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孩子做该做的事,带头孩子思考问题,以免孩子以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很容易。相反,家长可有意识地制造一点困难让孩子去克服,使孩子认识到做之前并不那么容易,人生的道路并不那么平坦,从而促使孩子虚心学习,取人之长,避己之短,不断进步。
  教子格言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亲手挖掘的。
  ——老舍
  智慧19 给孩子自由述说的空间
  金翅雀对主人说:“主人,为什么你要把我锁在笼子里?为什么不让我在花园里飞翔,不让我在枝头欢跃?你要知道,对于歌声嘹亮的歌手来说,铁笼子虽然舒适却过于狭小了!”
  主人说:“一旦你放出去,你就会只剩下两只爪子和一堆羽毛!你要知道,锁住你正是为了保护你,不受猫的骚扰!”
  金翅雀说:“既然你这样爱护我,就放我出去,把猫锁在笼子里,岂不更好!”
  教子智慧
  金翅雀说得好,既然是为它好,应该让它自由才对,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最大保护,就是让孩子用语言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但是有些做父母的却总是充当孩子的“代言人”,遇事往往喜欢自己替孩子表达,而不让孩子自己说。他们相信“知子莫若父”,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当别人问孩子一些问题,孩子正努力思考,准备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父母却不假思索地抢先代孩子回答了是怎么一回事,“她不喜欢数学,对语文蛮有兴趣”等等。在这些父母看来,自己最了解孩子的心思。其实,正是父母的这种自以为是,使孩子的自尊心屡屡受到伤害。
  长此以往,孩子会更加胆怯,更无法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当和父母在一起时,即使孩子自己偶尔说点什么,也总是会悄悄看父母的脸色;而对父母说的话,也往往总是点头称是。事实上,孩子的真实感受往往并不像父母说的那样。这样,孩子常常会因为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备感苦恼。这种情况重复多次,孩子就会养成依赖性,习惯于自己所有的事都让’父母做主,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教子格言
  尊重孩子,不要过分以家长相待,不要侵犯孩子的单独活动。
  ——爱默生
  智慧20 孩子的事情由孩子做
  观音菩萨一心要为凡间的人多做好事,可凡间的事实在太多,她两只手忙不过来,就向如来大佛请求,如来大佛给了她一百只手。
  观音菩萨用一百只手为凡间做好事,可凡间的事实在太繁杂了,一百只手还忙不过来,她又向如来大佛恳求。如来大佛给了她一千只手。
  观音菩萨用一千只手为凡间做好事,可凡间确实太大了,一千只手还是忙不过来,只得再向如来大佛诉苦。
  这一下,如来大佛皱眉了,问:“给了你这么多只手,怎么还嫌不够?”
  观音菩萨回答说:“唉,不是我贪多,确实忙得透不过气啊!”
  “好,我倒要亲眼看看,究竟为什么忙不过来。”如来大佛说着,跟随观音菩萨进了宝殿。
  宝殿前,弥勒佛袒胸挺肚,笑嘻嘻地斜靠着,闲得没事干,正“一五一十”地数着炉中的香火。宝殿内,十八罗汉懒散地分立两旁,有的搔胸、挖耳朵孔,有的揉眼睛打呵欠,一个个都是闲得发慌的模样。
  如来大佛看了,十分感慨地对观音菩萨说:“真不该给了你一千只手。倘若你不改变这一班人的模样,就是给你一万只手,也无济于事啊!”
  教子智慧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就像千手观音菩萨一样,孩子自己的事也由大人亲自过问,忽视了对孩子自立自强的培养。他们凡事不放心。对孩子保护太多,不肯放手。这样就破坏了孩子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使孩子缺乏独立性,直接影响了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某报曾报道有个学生考取了出国留学,但他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没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竟放弃了出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