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我们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让孩子在受到严厉惩罚时,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
13、只做“开门人”──有效沟通从消除10种交流障碍开始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尝试着敞开心扉,却常常以失望告终,甚至在敞开心扉后却发现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渐渐关闭,直到有一天,他不再来“烦”你了。
14、“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只是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我们每天都可能采用了不平等的方式在对待我们的孩子,这也就难怪孩子不会像朋友那样体贴你的难处,尊重你的感觉。
15、“不用你帮,我自己能穿!”──你会不会保护孩子的“面子”?
年纪较小的孩子会试图尽可能去主宰一切,希望“做他自己的主人”。
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让他知道你同样希望他成长,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保护他的“面子”,他就会不再感受失败,同时,也不会变得那么固执。
16、不会擤鼻涕的孩子──你是否在潜意识里蔑视你的孩子?
虽然父母可能会相信他们的孩子漂亮完美,虽然他们可能会以他为骄傲、“望子成龙”,但父母的实际行为却表现得就像他总是认为孩子是“傻的”、“坏的”,所以需要不断的教训和纠正。
17、“幼儿园的小朋友笑我长着个猪耳朵”──对待孩子不妨幽默一些
父母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幽默感,不仅可以缓解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冲突时的紧张气氛,更可将幽默感渐渐传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幽默轻松地面对人生。
18、“我想留这样的发型!”──让孩子“自食其果”
对父母而言,眼看着孩子犯错,造成尴尬或不快,让他“自食其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是失败将教会他懂得,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如果他犯了错,就是他自己造成的,别人不该也不会为这个错误承担责任。
19、“妈妈,你想到过自杀吗?”──告诉孩子真相
许多成人在为人父母后,认为自己必须有一种“父母的模样”,事事应该显得有把握、有主见,没有缺点、没有烦恼,他们甚至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和孩子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20、“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有效呵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如果孩子的问题总是不能被很好地解答,孩子的大脑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阻力越大,越多的智慧之源会被损耗。
21、“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如何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当孩子根据神话或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去扮演骑士或英雄,或者模仿小鸟飞翔,父母千万不要去阻止或嘲笑他们,因为这正是孩子想像力的表现。
不曾注意到的东西,很多时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没注意到的教子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
读陈忻的《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最大的感受形容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恍然大悟。
不愧是留美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她不仅细致敏锐地抓住了儿童成长中所遇到的典型问题,也抓住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典型误区,并且对儿童和父母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得十分透彻。她书中的案例简直就是你我平时教育孩子的真实写照,所不同的是,当她把每天在你我家庭中上演的一幕幕父母与孩子的斗争、对抗等戏剧具体重现出来并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时,我们就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然后恍然大悟:看是微小的细节,却显示了我们不好的教子习惯。而这些我们没有注意。孩子自信与否,孩子是否具有责任感,孩子是否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毫无畏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子习惯。正如书中所说:“父母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良好的教子习惯让孩子受益颇多,反之则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