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
孙云晓:好的,谢谢,我今天的讲座,我认为应该是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都是有用的,但是更有用是对未成年人,中学生,就是初中、高中生的家庭教育,小学生、幼儿园包括在内。但是有的问题,你比方说,你看我讲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这对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都是一样的。那么,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也是都有用的。只是说,在青春期里面特别敏感,特别尖锐,特别重要。所以我讲有的问题适合哪一段,有的问题适合哪一段,但总的来说,今天讲提炼出三句话,这三句话实际上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比方说这个孩子25岁了,25岁是不是要培养与他的好的关系,那更需要培养好的关系,要不要培养他的健康人格,也要。我女儿今年也快25岁了,那我们经常跟孩子讨论什么样是对,什么是不对的,所以我觉得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
主持人:读者参与性也很多,刚才在下面也是仔细聆听孙教授的讲解,我听的时候也是几分欢喜,几分忧心。几分欢喜是因为我听了您这些话以后,我觉得自己今后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有一个方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忧的是,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而且在生活中,实际上每个人遇到的问题是形形色色的。比如,刚才我在下面有一个问题,非常想问一下孙教授,现在就提前问一下,因为我的孩子比较小,我也是为人母亲,然后现在我的孩子因为是幼儿,我现在遇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相信我们今天在座,如果有孩子的,就是当我们教育孩子培养习惯,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像现在我的孩子两岁,我也觉得应该培养他的习惯。但是我在这个培养习惯的过程当中,我遇到的阻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们的上一代,就是我们现在这一代人面临上一代和下一代,我们三代人共同生活,而我们教育孩子的标准是我们的标准,而我们的父母因为咱们深圳工作比较紧张,一般都是父母过来帮我们带孩子,这样就会有双重的要求,爷爷奶奶有一个标准,而我们的标准和爷爷奶奶的标准是有差距的,那么我就想问一下您,当遇到这种双重标准的时候,而且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又必须尊敬,那么孩子觉得爷爷奶奶也是长辈,父母也是长辈,这样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也是无所是从的,我就是想请问你,这样的时候怎么办?
孙云晓:这样的问题很熟悉,因为很多爷爷奶奶向我控诉,说儿子、儿媳妇教育孩子很不应该,出现了两代人的争夺战,还有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的争夺战,很复杂。应该这么说,首先,教育好孩子是需要资格的,不是每个人都天然具有这个资格。现在的研究发现,祖辈带孩子,成功率大概在30%左右,就是说30%的老人带孩子是比较成功的。那么,还有很多老人是不太成功的,娇惯。所以最好的方法,我觉得年轻人能自己带尽量自己带,这是第一。第二,你现实不可能,各种原因不可能,老人特别热心,这个时候需要和老人经常讨论,怎么教育今天的孩子。比如再有这样的讲座,我觉得最好请老人也来听。今天来了好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能他们也觉得碰到新问题了,也觉得今天教育孩子都不只是父母的事,祖辈也需要来参与讨论和教育。我想这个问题是需要探讨的。现在有一个地方就出现了,不光是办父母学校,还要办爷爷奶奶学校,讨论怎么教育孩子。我觉得老人还是很有爱心的,我相信只要是对孩子有利,他还是慢慢会接受的。但是老人就容易带着老习惯,改起来很难的,很难的。这个时候,或者你们就做一个分工,由老人来照料孩子,你们来教育孩子,互相负责哪一个责任,都协商好。
主持人:感谢孙教授。
孙云晓:刚才有一个条子,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如何帮助中学生戒除网瘾。当然小学生也有网瘾,这个网瘾的标志是什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每天上网玩四个小时,四个小时是网瘾的标志。现在国家推出一个防沉迷系统,上网玩到三个小时的时候,游戏的成功率就大大降低,得分降低,你就不来劲儿。采取这样一种措施是必要的,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方法,就是要用丰富多彩的生活代替单调的生活,用成功的体验代替失败的体验,用多元的评价代替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就是什么意思呢?用替代的方法最好,比如孩子都喜欢上网玩游戏,你带他去旅行,让他到乡下,到爷爷奶奶那里去生活一段时间,或者参与各种运动项目,让他的生活丰富起来,那么孩子单调的生活就容易慢慢的替代了。而这些活动当中还有成功的体验,我觉得这是比较重要的。今天的报告会前,有一对父母告诉我,他们的孩子上初中,很优秀,问我怎么发展。我对他们说:对中学生来说,其实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是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可以多读传记,引导他有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内心的发动机。孩子有任何愿望都不要嘲笑他。他说想干这个干那个,你说:好啊。论证一下,怎么能实现他的目标,让孩子怀着梦想生活,有梦想的人才有希望。第一个是一定要有目标。第二个就是做事有计划,目标不是空的,要有计划。他的孩子读了《孟子》,我就说:读懂《孟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