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女孩,16岁,长得文质彬彬,亭亭玉立。女孩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在班里是一名班干部。有个这样的女儿,妈妈并不知足。妈妈常常在女儿面前念叨,要女儿认真读书,考出好成绩,争取今后有个好前途。妈妈还自作主张,替女儿报名参加大专自考。虽然不情愿,但是女儿还是很努力地参加了大专的学习。
但是女儿一旦考试成绩欠佳,恨铁不成钢的母亲便恶狠狠地羞辱女儿,什么“弱智”、“傻呆”,搞得女儿心里很难受。有时妈妈见女儿在家学习,竟骂女儿是“装蒜”、“假用功”。
妈妈做梦也未料到,自己对女儿严加管教,换来的是女儿的憎恨。妈妈对女儿说:“如果你自考成绩不好,你不会有好日子过!”她的威胁,使深埋在女儿心中的怨恨如火山般爆发出来——为摆脱母亲的这种“关爱”,对妈妈下了毒手。
案例中这位妈妈过于渴望女儿成才,忽视了对女儿品德的教育,致使她连自己的命都被女儿剥夺了。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即使一个孩子成绩很优异,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这个孩子也难以成才。即使成才也难以收获幸福。
“80后”多是娇生惯养下长大的独生子女,随着大批“80后”结婚、生子,我们也看到相当多的“80后”夫妻在闹离婚。其中以“穷二代”和“富二代”最为引人注目。“穷二代”离婚的焦点问题是孩子由谁抚养,而“富二代”离婚的焦点问题是怎么保住家族的财产。
这些夫妻大多数是经过花前月下如胶似漆的恋爱后才走入婚姻殿堂的,导致短短几年就如仇人般打红了眼的原因,无外乎对婚姻不忠、暴力、不信任等因素。这些行为,折射出了一些“80后”的品德缺失,比如稚嫩、轻率、自我、不愿意付出、不懂得尊重他人、个人能力低下等。
为了让当今的孩子不再重蹈一些“80后”的覆辙,家长万不可忽视孩子的品德培养。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呢?
1.家长要明白:好成绩≠成才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成绩好了,就能够成才、干大事。其实不是,如果你的孩子成绩很好,但是没有孝心、爱心,不具备诚实、责任心、谦虚等美德。那么,这个孩子就无法顺利与人相处,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能力还差得远而积极要求进步,更难以担当大任。没有孝心、爱心,就不会有报答父母、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也就没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和能力的动力,所以难以成才。
2.不要过于娇惯孩子
独生子女,是家长眼里的宝贝。有的家长爱孩子爱得孩子想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使得孩子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更没有为别人做事的能力。自私的孩子,除了父母以外没有人可以容忍。
有一个女孩,到外地读大学,由于极端自私,无法过集体生活,不得不从校园公寓里搬出来,在校外租房子住。租房子一个人又不敢居住,妈妈只得来陪读。为了女儿上学,妈妈辞掉工作,千里迢迢告别老母亲来到异地陪读,心里苦不堪言。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无法与人相处,工作后怎么办呢?
卢梭说,我们似乎对孩子有一种天生的溺爱,但你可知道,现在给孩子幸福,将来就是给他痛苦;现在给他天堂,将来就是给他坟墓。所以,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吧,这样孩子才能掌控自己未来的生活。
3.培养孩子的德行
想要孩子有好的品德,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告诉他们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坚决不能做的。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也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