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儿童资源网

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小公主、小王子,将来是一个只会索取不懂给予的吝啬鬼,那么从孩子小的时候就交给他如何分享吧!家里好吃的,不让孩子一个人独享,让孩子给亲戚朋友送一些;做家务的时候,孩子也要承担一部分;父母做事,让孩子打打下手;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尽可能让孩子少获得、多付出。
  3.相信孩子不会总吃亏
  当孩子与小伙伴在一起发生冲突的时候,只要没有受伤,家长就不要掺和进去,不要把孩子间的小问题当成矛盾去解决,甚至限制孩子玩耍。这样,本来孩子没当成什么,却因为父母的掺和有了隔阂。
  孩子们一起玩耍,发生摩擦很正常,孩子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会谈判、会讲道理、会说服、会交换,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增进互相了解,确定与自己对脾气的人建立友谊。如果家长加入进去,就限制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即便哪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占了上风,他也不是永远的上风,孩子吃亏就是长经验,下次那个被他欺负的孩子肯定会以其他的形式去摆平。
  4.纠正孩子的“霸王”意识
  晚饭后王文昃要跟妈妈去散步。下楼的时候王文昃说:“同学们又给我起了个外号。”妈妈问叫什么,王文昃有些不好意思,拉妈妈蹲下身子,趴在妈妈耳朵上悄悄地说了四个字——超级霸王!
  这真是出乎妈妈的意料之外,怎么会得了这么个外号呢?可能王文昃有些不饶人吧,因为王文昃凡事都是不愿意吃亏的,别人打他一下,他非还回来不可。别人比他某方面强,他也是一副不服输的劲头。而且王文昃还有一种孤胆英雄的气概,喜欢一个人跟两三个闹,最后还非争胜不可。
  当然,孩子没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什么事儿也干不好,但是当他的同学给他起了这个外号后,妈妈就在想,是不是王文昃在某方面有些过了,以至于让同学们有些不能接受了呢?
  妈妈告诉王文昃:“现在都是讲究团队协作的,即使自己有再大的本事,也是会碰上困难的,如果跟同学们搞不好关系,谁会愿意帮助你呢?再说,有宽容心的孩子,别人更愿意跟他交往,他的朋友会更多,有什么事儿,同学们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帮助他。能得到朋友的帮助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非要跟别人争得不愉快呢?”
  妈妈说了一大通,王文昃终于明白了。
  孩子有“霸王”意识不是坏事,一个人只有迫切想成为强者才能铆足了劲不断进步。但是不能欺负、打压其他同学,也不是非要什么事情都在别人上头,那样不利于与人交往。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他人眼中的强者,但只有适当示弱,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智慧11 让孩子拥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弟子规》曰: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弟子规》说,如果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应当自我勉励勤奋努力,赶上去。如果自己的衣着没有别人漂亮,如果自己的饮食没有别人的丰盛,不要因为这个感到难过。意思是,和他人比较,要比才学、比能力、比德行,不要比享受,这样才不会沉迷于奢靡的生活,迷乱了自己的意志。
  程小洋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与周围村民相比,他家的日子更苦一些。但是父母心疼孩子,家里好吃的、好穿的都可着他,还节衣缩食供他上学。程小洋很争气,顺利考上了大学。
  孩子考上大学,父母的心里亮堂了。只要孩子有出息,再节衣缩食也有盼头。亲戚们主动帮忙,把结余的钱送到程小洋家里给程小洋作学费。
  可是,自从上了大学后,程小洋就发生了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奋学习、性格朴实,开始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打扮自己。虽然他把生活费都省下来买衣服了,但还是比不上那些城里人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