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儿童资源网

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如果一个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就会造成长期心理压抑,性格偏执,一生都处于一种极端的心理状态,如果遇到什么刺激,很可能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
  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是建立在母亲上,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尽到抚养孩子的责任,多陪伴在孩子身边,成为孩子主要的依赖对象。当孩子的依赖心理得到满足后,就会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就能顺利成长,能够非常自信地自主决定自己的事情。
  3.多和孩子交流
  孩子出生后就有认知的渴望,从两三岁开始就在以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思考问题,他要通过对外界的探索、感知和学习的方式来丰富自己。这个时候,家长要多回答孩子的问题、多给孩子讲述历史知识、社会常识、生活礼仪、人品道德、做事方法等各方面的知识。
  妈妈希望李晓彦多读一些书,增长知识。可是,妈妈买回的很多书,李晓彦都不喜欢看。那天,妈妈看到李晓彦捧着一本漫画书看得很入神,还边看边哈哈大笑。妈妈问儿子:“什么书?这么有趣呀!”
  儿子举起书说:“《闯侏罗纪大冒险》,太惊险了!同学们都在看这种漫画书,我好喜欢看呀!妈妈你也给我买几本吧!”妈妈翻了翻书,内容涉及宇宙、地球、海洋、动物到植物知识,生动离奇的画面,非常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她当即答应儿子星期天去书店选书。
  父母与孩子多交流,既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又能使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使得孩子迅速成长,尽早懂事。
  4.父母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
  父母教育孩子,不是管教孩子。而是在教育中找到孩子的亮点,不断地确认、鼓励、表扬、放大,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由此引发出成长的动力,使得孩子天性中好的因素充分发挥出来,成为有用的杰出人才。这就需要家长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
  任何时代,受当时思想和文化的限制,教育理念都免不了沾染时代的烙印。为了跟上时代的教育思潮,摒弃旧有的扼杀孩子天性和才华的桎梏思想,家长需要在继承旧有的好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使得孩子的成长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智慧4 孩子犯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弟子规》曰: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说,父母责骂我们的时候,要顺从地接受。读到这里,有的家长触景生情,心中可能会泛苦水,为什么呢?因为他每天都教育孩子,但是孩子却没有听过一次。有的孩子不但不听,还反驳家长。这样的孩子能不令家长生气吗?看看下面这对父子,你就了解了当下家长的苦恼。
  李娜娜在沙发上玩前滚翻的时候,妈妈告诉她:“把你玩的这堆纸片收拾干净了!”李娜娜嘴上答应着,并没有行动。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发现沙发腿边还堆着那堆纸片,就拿来了笤帚和簸箕。
  妈妈一边收拾一边叨唠:“你这孩子,我说话你怎么就不听呢!一天到晚脏兮兮地玩,就不知道什么是干净!去,给你的狗狗洗澡!”
  这时,爸爸走过来说:“狗狗已经3天没有洗澡了!你的爱心哪里去了?”李娜娜说:“谁说没洗呀!我昨天放学后就洗了!那是你们没有下班,所以没看见!”然后,李娜娜拿起一个苹果大吃起来。爸爸无奈,摇着头进了自己的房间。
  20分钟后,妈妈出来,看到了放在茶几上的苹果核。妈妈走进女儿的房间,发现女儿正捂着嘴呢,不用说,肯定是牙疼了!
  哎,妈妈叹气,这个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听话呢?告诉她多少次了不要吃甜的,她却一天吃了5个苹果!牙能不疼吗?
  像李娜娜这样令家长头疼的孩子很多,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可是家长教育的时候又不听话!是孩子不学好吗?当然不是,每个孩子生来体内就有正向发展的动力。不管孩子的表现有多么恶劣,他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很强的上进心。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引导着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