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儿童资源网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孩子一"要挟",父母便"屈服",这往往给了孩子这样一种暗示:只要使用"手段",任何目的都是可以达到的。
  任何一个人都有沮丧、失落的时刻,你的宝贝儿子也不例外。他的考试可能会失利,他的要求可能会得不到满足,他的努力可能得不到回报,他的真情可能会被无情伤害……这些时刻,无论父母多么爱孩子,都不可能代替他去经历失败的痛苦。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学习"赢"的学问,做父母的从小灌输给孩子的教育,也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技巧和决心。但是,没有任何人一生都不会经历挫败。因此,只有在男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对他进行"挫折教育",告诉他"跌倒了,自己勇敢地爬起来",孩子才能以勇敢、坚强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并以积极、乐观的想法去战胜困难。
  给父母的建议
  挫折让孩子更快成长。亲爱的父母,请放开你的手,让孩子去经历他们应该经历的一切!
  方法一: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许多父母都认为,幼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和紧张,不应该让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而事实证明,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
  研究证明,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成长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
  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叫"失败",长大之后便能正确地看待失败;
  孩子从小就在困难中摸爬滚打,长大之后,他才不会惧怕困难;
  孩子从小便与挫折"较量",不管结果如何,这种"较量"会让孩子的思维更活跃、应变更灵活、行动更敏捷……
  因此,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挫折教育的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当然,如果父母一味地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也是片面的。
  事实上,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挫折并战胜挫折,培养孩子的一种耐挫折能力。它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而是时时地、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第31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2)
  方法二:让你的小男子汉感受并读懂"挫折"
  在独生子女时代,每个孩子都强调"我",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大声要求,而有的父母也不管合理与否,就满足这种要求。
  父母的这一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这个世界不是为某一个人而创设的,总有顺心和不顺心的时候,所以平时父母要"狠心"一点,适当的时候藏起一半的爱。孩子不顺心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要替孩子遮挡一切风雨,让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只有让他在遇到的委屈中,体验挫折的滋味,他的抗挫能力才会慢慢增强。
  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投资可谓是倾其所有,什么益智玩具、各种类型的图书,只要孩子要求,他都会毫不吝啬地拿出自己的钱包。但是,有一次他却故意让儿子失望了。
  6岁的儿子跟爸爸一块去购物。在玩具柜台儿子选中了一款机器人,然后站在收款台前笑眯眯地看着爸爸,等着爸爸给他付款,因为以前爸爸总会很高兴地夸他,同意他的选择。但这一次,爸爸却故意告诉他没有带够钱,并以他已经有一款相似的玩具为理由拒绝了儿子的要求。儿子很失望。
  回到家后,妈妈问起儿子不高兴的原因时,爸爸很严肃地说:"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人生不是所有的愿望都会得到满足的。"
  是的,人生不尽如人意十之八九,没有淋过雨的孩子,怎么经受得住人生的狂涛巨浪?这位爸爸的做法可谓用心良苦,相信这个孩子童年时代对"挫折"的感受和领悟,必定成为他健康成长的"防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