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组育儿观点介绍
他们在孩子6个月大时开始喂谷类产品,之后逐渐加入蔬菜、水果,最后才喂孩子面食和肉类。
但贝勒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南希·比尤特指出,这种做法缺乏科学依据。谷物并非婴儿断奶后最佳的食物初体验,肉才是最佳食物。可惜父母往往将肉排在进食名单的末位。
波士顿儿童医院戴维·路德维格医生解释说,谷类实际是最不适合婴儿食用的食物种类之一。因为婴儿吃谷类食物后血糖会迅速升高,这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肥胖等健康问题。
正视过敏
几十年来,医生都告诫父母,防止孩子过敏的最佳方法是只给婴儿吃温和、少刺激的食物。
但是研究发现,没有证据显示对无家族食物过敏史的孩子也有必要这样做。更有医生怀疑,只吃无刺激食物反倒会导致孩子更容易过敏。就像打疫苗一样,适量刺激未尝不是好事。
饮食多样
与此同时,美国父母习惯只喂婴儿少数几种食物。对此,儿科专家表示,大多数婴儿6个月大时就可以安全进食多种食物。路德维格强调,给孩子提供多样化食物有助于他们长大后适应不同种类食品,后者是孩子一生饮食健康的关键。专家提示,如果要喂婴儿以前没吃过的食物,每次只能喂一种,同时观察孩子是否有过敏或不消化现象。
育儿方法比较入门
虽然不同文化中孩子的成长步骤是一样的,但父母的育儿安排及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方式肯定各不相同。
比如,纳尔霍人的婴儿被紧紧的绑在一块育婴板上,斯拉夫人的孩子被包裹在襁褓中,而西方的婴儿却可以在摇篮中自由的悠荡,有时还可以自由的哭。
斯博克医生说,对于那些5个月大的、过于频繁的要人抱的婴儿,应该让它体会一下受挫的感觉,应该允许它哭。
这对非洲的Kung族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那里的母亲和婴儿一起睡觉,每小时要侍弄几次孩子。孩子一哭,母亲几秒钟内就作出反应。
教义说,婴儿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没有事实证明,满足婴儿的这些要求会对它们有任何害处。
“对付孩子有个有效的办法……永远不要拥抱和亲吻它,永远别让它坐在你的双膝上。”
——心理学家 J·B·华生
在不同的文化中,抚养孩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多人照看(比如在传统的大家庭中——现在这种家庭形式已经衰落了),公社照看(如在以色列的基布兹中)和日托(如西方的单亲家庭和双职工家庭)。
从来没有人证明过某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好。
美国:孩子的教育绝对不“外包”
精英是要从小培养的。越是早期教育,家庭的投入就越重要。与我们关于美国人放任孩子的老印象相反,美国家长,主要是中高产阶层的家长,盯孩子之紧能让你目瞪口呆。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业,辞职当了家庭主妇,没事就到学校当志愿人员。结果,一些富裕郊区的学校,不管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招募志愿人员时,招一个来十个,学校根本招架不住。家长全面介入学校的教学,重新界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界线。更极端的,则干脆把孩子从学校撤出,自己来教,形成了家庭私塾热。
这种家庭介入学校教育,和中国目前中产新贵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的中产新贵教育孩子,注重的是选择好学校,把教育职责全推给老师,最多不就是多花钱吗?用当今时髦的经济术语说,就是教育“外包”。美国的中高产阶级,则认为一切都可以“外包”,但自己孩子的教育不能“外包”给别人,一定要自己监督。
餐桌上的交流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