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全文)2

儿童资源网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全文)2


  我相信金钱的力量,我主张人人都当然应该去赚钱。然而,宗教对这种想法有强烈的偏见,因为有些人认为,作为上帝贫穷的子民是无上的荣耀。我曾听过一个人在祈祷会上祷告说,他十分感谢自己是上帝的贫穷子民,我闻听不禁心里暗想:这个人的太太要是听到她先生这么胡言乱讲,不知会有何感想?他肯定会认为自己嫁错了人。
  我不想再见到这种上帝的贫穷子民,我想上帝也不愿意!我可以说,如果某个原本应该很富有的人,却因为贫穷而懦弱无能,那他必然犯下了极端严重的错误;他不仅对自己不忠实、忠诚,也亏待了他的家人!
  我不能说,赚钱的多寡可以用来当作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但几乎毫无例外的是,你可以利用金外的多寡来衡量一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你的收入愈多,你的贡献也愈多。一想到我已经使无数国民永远走向了富裕之路,我便自感拥有了伟大人生。
  我相信上帝是为他的子民——而不是撒旦之流——才铸出钻石。上帝所给我们的唯一告诫是:我们不能在有违上帝的情况下赚钱,或赚取别的东西。那样做只会让我们平添罪恶感。要获得金钱,大量的金钱,无可厚非,只要我们以正当的方法得来,而不是让金钱拖着我们的鼻子走。
  某些人之所以没有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钱。他们认为钱既冷又硬,其实钱既不冷又不硬——它柔软而温暖,它会使我们感觉良好,而且在色泽上也能跟我们所穿的衣服相配。
  我之所以是我,都是我过去的信念创造出来的。坦率地说,自我感觉到人世间因贫穷而疾苦的时候,我就萌发了一个信念:我应该是富翁,我没有权利当穷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信念变得有如钢铁般坚硬。
  在我小的时候,正是拜金思想神圣化的时期,当时数以万计的淘金者怀揣着发财梦众各处方向拼命涌进了加利福尼亚,尽管事后发现那场淘金热只是个圈套而已,它却大大激起了数百万人的发财欲望,这其中就包括我——一个只有十多岁的孩子。
  那时我的家境窘迫,时常要接受好心人伸出的援手。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自尊的人,她希望我能肩负起做长子的职责,建设好这个家庭。母亲的渴望与教诲,养成了我一种终身不变的责任感,我立下誓言:我不能沦为穷人,我要赚钱,我要用财富改变家人的命运!
  在我少年时代的发财梦中,金钱对我而言,不只是让家人过上富足无忧生活的工具,而是通过给予——明智地花出去,金钱更能换来道德上的尊严的社会地位,这些东西远比豪华、气派的住宅和美丽、漂亮的服饰更令我激动不已!
  我对金钱的理解,坚定了我要赚钱、我要成为富人的信念,而这个信念又给予了我无比的斗志去追逐财富。
  我的儿子,没有比为了赚钱而赚钱的人更可怜、更可鄙的,我懂得赚钱之道:要让金钱当我的奴隶,而不能让我当金钱的奴隶。我就是这样做的。
  爱你的父亲
  第十九封:就要做第一
  格言:财富与目标成正比。
  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就是在计划失败。
  对我来说,第二名跟最后一名没有什么两样。
  (Wemustmarchtowardthisgoal,painfullybutresolutely,certaininadvanceofourfailingsonlongaroad.)
  March15,1931
  亲爱的约翰:
  “没有野心的人不会成就大事。”这是我那位汽车大王朋友,亨利·福特先生,昨天来看我时向我吐露的成功秘密。
  我非常敬佩这个来自密西根的富豪,他是一个执着而又坚毅的家伙。他几乎与我有着同样的经历,做过农活儿,当过学徒,与人合伙开办过工厂,通过奋斗最终成为了这个时代全美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