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全文)2
哈菲德听了老僧人这番极具诱惑力的话之后,当天晚上上床时,他就变成了一个穷人——不是因为他失去了一切,而是他开始变得不满足,所以他觉得自己很穷;也因为他认为自己很穷,所以得不到满足。他想:“我要一座钻石矿。”所以,他整夜都难以入睡。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去找那位僧人。
老僧人一大早就被叫醒,非常不高兴。但哈菲德完全不顾及这些,他满不在乎地把老僧人从睡梦中摇醒,对他说:“你能告诉我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钻石吗?”
“钻石?你要钻石做什么?”
“我想要拥有庞大的财富,”哈菲德说,“但我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钻石。”
“哦,”老僧人明白了,他说:“你只要在山里面找到一条在白沙上穿流的河,就可以在沙子里找到钻石。”
“你真的认为在这样一条河吗?”
“多得很,多得很呐!你只要出去寻找,一定会找到。”
“我会的,”哈菲德说。
于是,他卖掉农场,收回借款,把房子交给邻居看管,就出发寻找钻石去了。
哈菲德先是去了月光山区寻找,而后到了巴勒斯坦,接着又跑到欧洲,最后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变得一文不值。他如同乞丐般站在西班牙巴塞罗纳海边,看到一道巨浪越过赫丘力士石柱汹涌而来,这个历经沧桑、痛苦万分的可怜虫,无法抵抗纵身一跳的诱惑,就随着浪峰跌入大海,终结了一生。
在哈菲德死后不久,他的财产继承人拉着骆驼去花园喝水,当骆驼把鼻子伸到花园那清澈见底的溪水中时,那个继承人发现,在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他伸手下去,摸到一块黑石头,石头上面有一处闪亮的地方,发出了彩虹般的色彩。他将这块怪异的石头拿进屋子,放在壁炉的架子上,又继续去忙他的工作,完全忘记了这件事。
几天后,那个告诉哈菲德在哪里能找到钻石的老僧人来拜访哈菲德的继承人。他看到架子上的石头发出的光芒,立即奔过去,惊讶地叫道:“这是钻石!这是钻石!哈菲德回来的吗?”
“没有,他还没有回来,而且那也不是钻石,那不过是一块石头,是我在我家的后花园里发现的。”
“年轻人,你发财了!我认识钻石,这真的是钻石!”
于是,他们一起奔向花园,用手捧起溪底的白沙,发现许多比第一颗更漂亮、更有价值的钻石。
这就是人们发现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的经过。那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其价值远远超过南非的金百利。英王皇冠上镶嵌的库伊努尔大钻石,以及那颗镶在俄皇王冠上的世界第一大钻石,都是采自那座钻石矿。
约翰,每当我记忆起这个故事,我就不免为阿尔·哈菲德叹息,假如哈菲德能留在家乡,挖掘自己的田地和花园,而不是去异乡寻找,他也就不会沦为乞丐,贫困挨饿,以至跃入大海而亡。他本来就拥有遍地的钻石。
并非每一个故事都具有意义,但这个阿拉伯人的故事却给我带来了宝贵的人生教诲:你的钻石不在遥远的高山与大海之间,如果你决心去挖掘,钻石就在你家用后院。重要的是要真诚地相信自己。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此意义而言,我以为,不相信自己的人就跟窃贼一样,因为任何一个不相信自己,而且未充分发挥本身能力的人,可以说是向自己偷窃的人;而且在这过程中,由于创造力低落,他也等于是从社会偷窃。由于没有人全从他自己那里故意偷窃,那些向自己偷窃的人,显然都是无意中偷窃了。然而这种罪状仍很严重,因为其所造成的损失,跟故意偷窃一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