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儿童资源网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父亲见到女儿时,表面上很开朗地笑着,其实他的心情也很沉重。陈元回到家里,把自己关进熟悉的书房,她第一眼看到的,是爸爸放在桌上的信。
  我们的女儿:
  我们像欢迎凯旋的英雄一样欢迎你的归来。因为你没有失败,你已经竭尽了你的最大的努力,你是胜利者。没有进国家队,这是遗憾,但你从中得到的经历,得到的锻炼,得到的启迪,你所认识的社会,认识的人生,远比你进国家队的意义要丰富得多,宝贵得多,这是你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你会经得起挫折、委屈,你会因此而奋起,而攀登你人生的又一高峰。
  记得你念小学时,从浏正街小学转到了修业小学,在浏正街所受的委屈,那段经历,激励了你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奋发努力,可以说,那是你人生道路上的财富。同样,在合肥科大的这段经历,更会激励你在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涯(甚至去国外学习)拼搏进取,因为你经受了挫折,你已经懂事了!
  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永远是你的后盾,你温馨的家,永远是你休息的港湾。
  爸爸
  1997/5/1
  后来,当有人问起陈元在集训队的具体情况,问起她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没有入选国家队时,陈元的父亲及家人都是很简单地回答说,因为陈元在做实验时发生了一次失误,陈元没有能经受住那种近于严酷的考验。虽然,陈元的父亲心里想的,比这要多得多,复杂得多。但他不能也不愿意替陈元寻找任何开脱的理由,一切都只能由她自己承担。他这是从陈元的长远考虑,希望她能正确对待这次失败,学会适应挫折,他希望能真正把一件坏事变成好事。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当孩子在遭到困难和挫折的打击后,父母一定要用自己的温情去鼓励孩子,让孩子及时地树立信心。穆尼尔·纳素夫在《愿你生活更美好》一书中说:“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埋怨他们,也不要奚落他们,应该帮助他们从失败走向胜利,帮助他们找到光明,特别是在他们处于十字路口的时候。”
  建议六: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灵活应变是指能够因应各种环境及状况而作适当的调适,同时还能充分掌握自我,沉着而不失理智。这是孩子处理困难和挫折的重要能力。培养应变能力,随时准备行动,把握机会或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孩子变得更果断。
  有一个女孩,遇到父母因急事没有回家,不知所措的她竟然在门外等候了近6小时,如果不是被邻居发现并领回家中,很可能就在门外过一晚上。事后,隔壁邻居艾女士是这样说的:“幸亏我昨天晚上回来时,看见孩子坐在家门口。要不在那里坐一晚上还不冻死了……”艾女士说,她回来的时候,楼道里没有灯,漆黑漆黑看不清楚,开始她没在意,上到4楼才隐约听见哭声,下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孩子坐在门口缩成一团在那里哭,问了她好几次怎么回事,她才说是爸妈不在家,她开不了门。艾女士起身一看,门上原来贴着条子,让孩子回来后去奶奶家里,可能是孩子没看字条。回到家,艾女士连忙给又冻又饿的孩子做了点吃的,安排孩子睡下。
  这个孩子在回家的时候,发现父母不在家,她居然只会在门口等,而不知道去邻居家,或者给亲戚打电话。如果不是邻居及时发现了她,说不定她真会在门外冻上一个晚上。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缺乏应变能力?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真的是太重要了。
  一个只有5岁大的外国小女孩,在一个大雪纷飞并且完全与外界失去通讯联络的晚上,成功地帮助母亲分娩了一个男婴。假如小女孩在这种意外情况下只会哭、只会怕,后果将不可想像,但是,她能够灵活应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这是需要中国父母深思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孩子应变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孩子适应自身生理或心理变化的能力,如身体的某个部位不舒服能及时告诉成人;心里有烦恼时,知道向父母或知心伙伴倾诉。二是培养孩子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比如,应该知道早晚气温不同,应该注意保暖;应该知道出门要带什么东西;应该知道不同的地方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等。三是培养孩子对突如其来事件的应变能力。如遇到突然停电时,怎样去点蜡烛、开手电筒;遇到陌生人问路,应该怎样避免被骗;遇到煤气泄露怎样去控制;着火了知道用灭火器浇灭,迅速转移易燃品等。四是培养孩子对不同事物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如要相信他人,但是,对于陌生人,或者心存不良的人又要采取提防的心理;如果父母生病了应该怎么办,老人生病了应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要教孩子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