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谈最好的父母什么样
不要把教育弊端的畸形意识强加给我们的孩子,如果让我们选择孩子是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是获得痛苦的成功,我想没有哪一位家长愿意放弃健康与快乐!想一想我们自己的童年,哪一个不是在亲近大自然与快乐游戏中度过的?所以不要再强迫孩子了,他们已经如此负重了!还他们一个有着灿烂天空的童年吧!其实一束蓬勃的野菊花比什么都来得实在!——北京网友刘佳茜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养育了孩子,就可以有资格主宰孩子的未来。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产品,家长没有权利对孩子进行违背规律的改造。爱孩子就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去比较。别的孩子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父母。在指责孩子的时候,先问自己:我做了什么?不要总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判断现在的世界,要知道世界在变,孩子才是引领未来的主角。——河北网友李女士
升学,是中国家长面临的一个极其重大的事件。让我感到悲哀的是,当今社会大多数家长是不称职的。他们要么拿钱或者以关系开路,要么放任自流、听天由命,还有的只会在孩子面前讲大道理,还有一些“很负责”的家长,他们每天为孩子任劳任怨,围着孩子转,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陪读,可是,结果却并非如他们所愿。原因何在?在于他们不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更不能掌握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动态。于是,当一切都恍然大悟的时候,他们已经永远地错过了这班车。——湖南网友风飘飘以轻扬
下面是我女儿总结的好家长的十条标准:家长要有好脾气,应该耐心跟孩子讲道理;不看重孩子的分数,不能考得不好就打骂孩子;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比如要求孩子学习家长自己也要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多了解孩子,常主动和孩子谈心;多和孩子玩,要让孩子感到家长是朋友;不溺爱孩子,满足孩子应该考虑孩子是否需要,家庭经济是否能承担;不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短信,如果要看应该提前和孩子商量;如果孩子进步或做事情成功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奖励;多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多和老师交流沟通。——江苏网友李女士
现在提倡赏识教育。当然,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必须对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特别是对于那些有自卑感的孩子,父母应该多在孩子身上找长处,发现优点。但是不能简单地把赏识和表扬联系起来,使很多孩子充耳一片赞扬,听不得一点批评。表扬的运用要慎重,因为一味地表扬,不但不会使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相反会造成孩子的盲目自信自大,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更无法正确面对失败的打击,结果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上海网友北方弓箭手
读者回声 不能乱用奖励和惩罚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廖冉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打骂都没用。其实孩子的拗脾气往往是大人给惯出来的,孩子的坏习惯也是由于家长有意或无意的奖励而逐渐稳固下来的。笔者以为,家长在教养孩子时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一是父母未能奖励良好的行为。比如孩子因为得了四门优秀,兴冲冲地把成绩单给爸爸看,没想到爸爸忙着干自己的事情说:“好的,等我忙完了再说。”此时孩子会非常失望,认为父母并不关心自己,自己学习努力了也没有用。
二是父母无意中惩罚了良好的行为。比如孩子为妈妈洗了衣服,结果妈妈一看,几件不能水洗的贵重衣服都被洗坏了,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责骂。孩子的一番好意反而招来了责骂,以后他可能连碗筷都懒得收拾了。可见妈妈只注意到了孩子帮了倒忙这一结果,但是忽略了他体谅大人、主动做家务的动机。
三是父母无意中奖励了不好的行为。如孩子想要得到某个东西,父母嫌贵没有买,孩子大哭,父母最后扛不住了只好投降。以后,孩子只要看中了什么就一定要买,否则他就躺在地上耍赖。案例中,父母给孩子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就是只要哭闹的时间够长,父母一定会满足我的愿望。
四是父母未能惩罚不良行为。比如孩子欺负了别人,父亲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以为他会记住教训。谁知孩子第二天又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案例中的父亲以为教训了孩子一顿,他就会变懂事了。实际上孩子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谁让我不开心,我就要打他。
●短信观点●
130****8877 少年儿童需要有快乐的童年,学习是为了追求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教育工作者要有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学校应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幸福,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38****7601 今天的家长不读书,他们使劲地逼孩子读书,希望孩子能出类拔萃,却忘记了自己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138****9017 现在家长过于重视对孩子的物质支持了,反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精神支持。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爱,让父母对他们满意。
137****9697 如果孩子有什么不好的习惯或问题,明智的家长应先从自己身上找答案。否则,无益于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