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子枕边书 (年轻父母必读)
《卡尔·威特的教育》写于1818年,不过,这本书 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原因有两个,一是写得太冗长,全书长达1000多 页,其中大部分是论述文字,而且行文杂乱。二是书中所表达的思想与当时 人们的观念格 格不入。老威特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当孩子智力的光芒刚刚出现时,对他的教育就应该开始了"。其实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人有早期教育的传统。可是不知什么时候, 这个好传统却从世界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儿童教育必须从七八岁开始的信条。这种信条被沿用至今,在100多年前更是为人们所深信不疑。今天仍然有许多人 相信早期教育有损儿童健康。老威特的教育之道,就被视为荒唐。老威特针对人们的这种认识,在书中写道:
人们否认我的教育方式,认为我儿子的才能是天生的。如果上帝真赐给我一个天才儿子,这是上帝对我的厚爱,再没有比这更令我幸福的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都不相信我的话,连我的很多亲友也不相信。只有一个人相信我,他就是己故的格拉彼茨牧师。格拉彼茨自幼与我交好,是最了解我的人。他曾经对我说:"你说得对,威 特的非凡才能确实不是天生的。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天才,完全是你教育的结果。只要真正了解了你的教育方法,人们就不会对天才感到惊奇了。我相信威特今后一定会引起更大的轰 动。我明白你的教育方法,你的方法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另外,下述事实也可以证实 我的说法。
在威特生下来之前,玛得布鲁特市的几个青年教育家和住在城市周围的几个青年牧师,共同组织了一个探讨教育问题的学会。由于格拉彼茨牧师是这个学会的会员,经他的介绍我 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有人曾经在会上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后天教育。教育家无论怎样努力,作用也是有限的。
我因为很早就持截然相反的看法,就反驳说:"您说得不对,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 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从出生到五六岁这段时间的教育。当然,孩子的天赋存在着差异,但这差异是有限的。所以,不用说生下来就 具备很高天赋的孩子,就是那些天赋一般的孩子,只要给予合理的教育,也都能成为优秀的人。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杰出人物。我坚信这一观点 。
我话音刚落,就成了众矢之的,他们一起和我辩驳。于是我说:"你们14个人对我一个 ,我没法和你们辩论,所以我与其和你们辩论,不如拿出证据来给你们看看。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只要他不是傻子,那我就一定要把他培养成杰出人物。这也是我长期以来的决 心。"他们都回答说:"好的,我们等着你用事实说话。"
散会后,希拉得牧师邀请我到他家谈一谈,我就和格拉彼茨牧师一起去了,并继续讨论会上的问题。但还是毫无结果,我只是不断地重复着聚会时说过的话。这时,在会上一直沉 默不语的格拉彼茨牧师突然旗帜鲜明地支持我了,他说:"我相信,威特先生的一定会取得 成功的。"但希拉得牧师断言,绝不可能。
后来,我儿子威特出世了。格拉彼茨牧师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希拉得牧师,希拉得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的会员。于是他们就都关注着我儿子的成长,那意思是:这回看你的 了!他们每次见到我和格拉彼茨牧师就问:"孩子怎么样,有希望吗?"我和格拉彼茨牧师 的回答总是:"是的"。但他们依然报以怀疑的眼光。
威特4岁时,我有了一个机会,让希拉得牧师看看威特。"哎呀,真是个可爱的孩子!"他 一下子就喜欢上我儿子了。这时,他已经看出我儿子是个普通的孩子。但后来,由于威特的 学业进步很快,他也就渐渐相信了我的学说。
由于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相信老威特的学说,这本教育奇书就被埋没了。
是谁带来了健康的孩子
老威特是一个非凡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创见的人。虽然他只是一个乡村牧师,却胸 怀大志,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一心去实现自己的教育计划。他并不是在象牙塔里著书立说 的大教育家,他像一位和蔼的长者,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向你娓娓道出培养下一代的一些心得。他在书中写道:
我们有责任帮助自己的孩子克服各种障碍,使他们尽量具备优秀的品德和健康的体魄走 向社会。为了尽到这个责任,首先在生孩子之前,就要充分注意我们自己的精神和体质。衣 、食、住、行都要简朴,多喝清水,常到野外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避免情绪激动,让自己的生活称心如意。这样,生下来的孩子就基本上具有健康的身心。
另外,男子在做父亲之前,要充分锻炼好身体,尽量振作起精神,要选择身体健康、头脑灵活、内心纯洁的女子做妻子。有的人由于家境不富,就认为别的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 要找一个有钱人家的姑娘;有的人想出人头地,就认为最好娶一个出身名门的姑娘;也有的人是因为迷上了妻子的舞蹈才向她求婚的;还有的人是由于妻子长得好看才和她结婚的。其 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最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位健康、聪明、善良的女子做妻子。
当妻子怀孕后,就更应该过有规律的生活。不仅做妻子应该这样做,夫妻双方都应该遵循。饮食要清淡,刺激性太强的食物要绝对避免。要多喝清水,经常到野外去运动,保持身体的 清洁,认真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和别人友善相处,信仰上帝,让生活充满欢笑、安定和满足。
这就是老威特教育方法中的婚姻之道。今天我们为了优生优育所倡导的理论,归根结底也还在这个范围里。也就是说,在一百多年前,老威特就提出了人种改良的理论
最高明的教育
在老威特的所有学说中,流传最久,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教育之道。他在书中写道:
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我在儿 子出 世之前就相信这一说法,并经常向别人宣传。但我也绝不是像爱尔维修那样不承认孩子天赋有所不同的人。有人攻击说我否认孩子们天赋的差异,这是对我的诬蔑。
孩子们的天赋当然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天资好一点儿,有的孩子差一点儿,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假设我们幸运地生下了一个天赋为100分的孩子,那么天生痴呆儿的天 赋大约只能在10分以下,而普通孩子的天赋大约在50分左右。
在天赋不同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同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确实就取决于天赋的多少。可是当今的大多数孩子受到的是很不科学的教育,所以很多人的天赋连一半 也没有发挥出来。比如,天赋为80分的只发挥出40分,天赋为60分的只发挥出30分。那么,如果能改良教育方法,实施可以发挥孩子八成天赋的有效教育,即使天赋只有50分的普通孩 子,也会优于天赋为80分的孩子。当然,如果对具备80分天赋的孩子实行同样的教育,那么 前者肯定追不上后者。但是,生下来就具备非凡天赋的孩子太少了。大多数孩子的天赋都在 50分左右。
再过100年,我的学说很可能被人们抛弃。因为到那时,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可能已经很普及 了,多数孩子都能受到理想的教育了。
纵观历史上的伟人和天才,他们大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对他们的教育再高明一些,那么他们就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善良、更杰出、更智慧、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 、更坚强。总而言之,他们会成为更加完美的伟人和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