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而学习?

儿童资源网

孩子为什么而学习?


  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在怎样生活的。要想让孩子过上有方向有目标的一生,我们就要让孩子亲眼看到有使命感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自己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
  我女儿昨天第一天上幼儿园,回来说话全是老师腔调!我心里不禁感慨,老师有着多么光荣的使命!我们各行各业的家长在每天下班回家后,是抱怨发牢骚,还是想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自己的使命,而感到自豪、有成就感?医生是否想到了自己给了病人多大的帮助?出租车司机一天辛苦下来,是否想到自己帮助那么多人赶到了目的地?公务员会想到了什么……
  沈阳有一位送奶工,因为要回老家给父亲奔丧,嘱咐儿子连夜把165张假条贴到了订户家的门上。据说,他儿子平时就每天凌晨帮助妈妈去送奶,然后再去上学。我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能懂得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家长自己过着有使命感的生活,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其实,很多人在童年时都有过朦胧的使命感。孩子们受到书中伟大人物的感召,常常会在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他们感到自己将来可能也同样具有无限的价值,也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
  可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个童年的使命感慢慢地就被淡忘了。我们发现那是不成熟的表现,而成熟、长大,似乎就意味着要学会“现实一些”、“实际一些”,要更加关注眼下的具体目标,而不是遥远的理想。
  当然,这的确是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童年的使命感不见得就能成为真正的使命感。但是,长大以后,很多人往往就一直“现实”了下去,忘了去寻找自己的使命。
  而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要在这一路上去提醒孩子,别忘了要慢慢地去寻找、去发现自己的使命。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让孩子逐渐去思考,自己打算拿这一生的时间去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们还要让孩子看到,对于这个国家而言,自己有怎样的使命;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自己有怎样的使命。这些话听起来很大,但这却是很现实的想法。许多权威人士都指出,人类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下一步不是进化就是毁灭,何去何从,就取决于我们现在的举动,取决于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下一代。
  这是真实不虚的使命。
  最后,让我们再从功利的角度来看看使命感的好处吧。
  当我们想着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或光宗耀祖,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时,我们的心态会更平和,教育效果会更好。当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不是占据名利至高点,而是希望他将来能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时,我们教育的方向会更正确,我们给孩子的学业安排会更合理,孩子的学业自然会更出色。
  当孩子知道自己学习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将来发挥潜力、为社会为他人为众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时,他会在学习上做到自主、自律,他会有强大的内在动力、付出多少也不觉得累,他会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他会不怕失败、不患得患失,他会学得更轻松愉快!
  等孩子长大了,当他有了要在某个领域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愿望时,当他慢慢寻找到了他人生的使命之后,那时,他的愿望会调动起宇宙间蕴藏的无穷的力量,整个宇宙都会合力助他达成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