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发烧用药的好文章

儿童资源网

关于宝宝发烧用药的好文章


  钉钉还没满月的时候因呛奶得过一次肺炎,搞得我每次都要求医生仔细听她的肺,生怕又肺炎,可每次医生都告诉我:肺没问题。所以偶尔得过一次,并不一定就是孩子的肺比较特别,呼吸没问题就行了。
  其实上呼吸道感染在我看来是好事。如果咽喉或扁桃体发炎了,那扁桃体就在与病毒打仗呢!那宝宝的心肺就得到了保护!
  关于支原体感染要不要抗生素我不知道。个人感觉感染了是应该用了吧?抗生素并不是不能用,但是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次一定要用5--7天,如果中间停用了,那病毒就会有抗体了。
  发烧的时候除了拿冰块和酒精物理降温外,还可以拿放在冰箱里的鸡蛋放在孩子手里来降温
  〈幼儿疾病不能这样治〉转
  见热即退
  发热是幼儿患病的常见症状,它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也是人体对入侵致病菌的一种反应。有些年轻家长发现宝宝稍有发热,就滥用退热药,以期达到快速降温之目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因在没有弄清发热原因之前轻易退热,常会掩盖病情,降低幼儿抗病能力,对诊断和治疗都十分不利。
  见咳必止
  咳嗽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由于小儿支气管粘膜娇嫩,抵抗外来病菌感染的能力差,故容易发生呼吸道炎症而产生咳嗽。从医学角度上讲,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它起着清洁呼吸道并能使其保持畅通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轻父母发现宝宝稍有咳嗽,便急于给孩子喂服各种止咳药。这种做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胸闷、难受、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说,在未明确
  宝宝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乱投止咳药,否则会掩盖病情。
  见喘即平
  哮喘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是过敏性哮喘(如接触花粉及动物皮毛等),其次为药物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及肺源性哮喘等。有些年轻家长发现宝宝稍有咳喘,就盲目应用氨茶硷类平喘药,以期达到迅速平喘之目的,岂不知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氨茶碱虽是治疗哮喘的常用药,但小儿不宜轻易使用,因该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兴奋作用,用药后很容易引起小儿兴奋过度、心动过速,再加上氨茶碱的中毒量与治疗量极为接近,故用量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中毒而危及生命,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不要轻易应用氨茶碱类平喘药。
  咽喉炎化脓:
  钉钉感冒发烧了,我没在意,给她吃了点药,就退下来了。接着流了五六天的鼻涕,有一点点咳嗽。我以为快好了,结果又发烧了!这一次烧得39度2,吃药洗澡都只能降一点而已。钉钉烧得满脸通红。
  带钉钉去医院,因为有一点咳嗽,医生很仔细的听了她的肺和心,都很好啊!再了看咽喉,医生淡淡说:“发炎了,都有脓了嘛,要打吊针!”一听说吊针,我就知道要用抗生素,本能的有点不愿意。一边跟医生说我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心里一边责怪自己太大意了。虽然认识的郭医生在外地,我还是决定给他打个电话。郭医生说化脓了还是要打吊针的。只好又回来请医生开药。这个医生开了三天的吊针,是头孢,说看情况,吊针有效的话再接着吃药,如果没效再看情况。
  到了病房,邻床的小孩子跟钉钉差不多大,居然也是一样的毛病——咽喉有脓了。钉钉因为是第一次打吊针,真是委屈得不得了,一直哼哼的哭,而邻床的小孩玩得挺欢。我很奇怪,问孩子的妈妈“他是不是常来啊,一点不怕哦!”这位妈妈说“是呀,我们这个月都是第十三次打吊针了!”晕......而同样的病,这个孩子不仅用了头孢,还用了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