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的健康信号:婴幼儿篇

儿童资源网

从头到脚的健康信号:婴幼儿篇


  关于孤独症的确诊通常要等到宝宝3~4岁时。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所有的宝宝都应在18个月时进行孤独症检查,24个月时复查。
  宝宝被确诊患上孤独症的时间和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尽管孤独症目前还没有治愈方法,但及早介入和引导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第7章宝宝的嘴唇
  嘴唇起泡
  问:我刚出生的小孙子嘴唇上有一个很大的泡,他妈妈说这是吃奶造
  成的,而我却觉得这是使用安抚奶嘴的缘故,你说呢?
  答:你们两个说的情况都有可能。6个月以下的宝宝嘴巴上的泡叫“奶泡”或“吮吸泡”,这主要是由于宝宝用力吸吮妈妈的乳头或奶嘴造成的,奶泡有时也长在宝宝的嘴巴里。宝宝不但会长奶泡,有时嘴唇也会有轻微的肿胀,这种肿胀和奶泡会在宝宝稍大时自行消失。
  鹅口疮
  问:邻居家的孩子患有鹅口疮,这是什么疾病?如果我的孩子跟他玩会传染吗?
  答:鹅口疮,学名为“念珠菌病”,是由于嘴巴上感染了念珠菌引起的,这是一种酵母状真菌,在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该病在婴儿中极其常见,尽管在婴儿一周大时很少见,但一周之后很多婴儿都会患上。
  鹅口疮的症状为有一些擦不掉的白片,通常出现在牙龈、嘴唇内侧、舌头、脸颊等部位,起初家长会误认为是牛奶残留物。
  一些使用过尿布湿疹软膏(含氧化锌、鱼肝油等皮肤科用药)的婴儿日后更易患鹅口疮,也有可能是使用了一些处方药如类固醇和抗生素引起的。由于抗生素可以通过母乳传播,所以,哺乳期的妇女如果使用过抗生素,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怀孕期使用也会在生产时传给宝宝。
  反之也成立,吃母乳的宝宝如果患上鹅口疮,也会通过乳头传给妈妈,这种情况下需要母婴同治。婴幼儿玩伴之间通过玩具、水杯等更易传染,好在鹅口疮通过使用抗真菌药物很快就能够治愈。
  萌牙缓慢
  问:我的女儿已经1岁半了,可是一颗牙都没有长,我的其他孩子都是在1岁前就长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尽管牙齿萌出早晚有别,可是大部分宝宝都会在6个月以前长出第一颗牙齿。你女儿的牙齿应该属于出牙延迟,医学上将这种情况定义为比正常出牙时间晚6个月以上。有时这种情况具有家族遗传性。
  出牙延迟或出牙不对称的宝宝都有可能患有甲状腺、脑垂体或其他的荷尔蒙紊乱。一些早产儿或有某些基因异常的婴幼儿也有可能出牙延迟,如唐氏综合征和侏儒症患儿。
  大部分宝宝到3岁时会长齐所有乳牙,如果到这个时候还是一颗牙都没有萌出,或者只萌出寥寥几颗,就有可能是外胚层发育不良症的信号,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皮肤、头发、指甲、牙齿及汗腺发育均不正常,它能引发牙齿畸形。外胚层发育不良症如果还伴随有其他典型症状(如唇腭裂),在婴儿出生时就能看出,但如果没有这些典型症状,通常直到孩子出牙显示不正常时家长才会发现并诊断出此病。尽管这种外胚层发育不良症不能治愈,但目前有很多医疗手段都能治疗它的并发症,尽量为患儿减少痛苦。
  第8章宝宝的皮肤
  宝宝痤疮
  问:我们正在期待宝宝的出生,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宝宝也可能出现痤疮,这是真的吗?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有痤疮,所以我真的非常担心。
  答:宝宝常见的两种无害的丘样隆起为粟粒疹和痤疮。痤疮比粟粒疹更明显,而且它一般在宝宝出生后数天才出现,而不是出生时就出现。宝宝痤疮常被认为是母亲体内的激素在子宫内传给宝宝所致。
  新生儿痤疮看起来与青春期痤疮一样,是较小的脓包或隆起,中心有白色或黑色的脓点。这些小的脓包或红色隆起会突然出现在宝宝的鼻子、脸颊、额头及头皮上。通常情况下无须担心,因为宝宝的痤疮常常很快就会消失,尽管有一些可能消失得较晚(几个月)。
  尽管新生儿痤疮无须担心,但也有一种较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痤疮会危害宝宝,称为婴儿痤疮。不像上面所述常见的新生儿痤疮,此种痤疮一般在宝宝出生3个月左右或之后出现,
  而且男宝宝比女宝宝更常见。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激素有关,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关系,因为一些出现痤疮的宝宝其父母在青春期时也有。在不严重的情况下,痤疮一般无须治疗,但是一些严重的病例会留下永久性的瘢痕,可能需要局部涂抹药物或抗生素。另外,有新生儿痤疮的宝宝在青春期更容易患有痤疮。
  宝宝的水疱
  问:我们刚刚出生的女儿前胸部有几个淡黄色的水疱,这是在医院患上的吗?
  答:新生儿小的、黄色或白色的水疱样隆起可能是相当常见的、非接触传染的和无害的,但它却有一个可怕的名字——新生儿中毒性红斑。几乎70%的足月儿尤其是超重儿容易患上该病,经常在出生2周后出现,该病男宝宝比女宝宝更常见。
  隆起的水疱周围经常有红晕,是被感染的区域,类似于蚤咬疤痕,并且成片出现,会被误认为是荨麻疹。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最常出现在前胸和后背,有时也会出现在面部、手臂和下肢,但基本上不会出现在手掌或脚底板,这可以帮助人们与其他皮肤疾病相区别。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些专家认为与免疫系统有关。这些水疱一般会在2周内自行消退,但有时可持续长达6周,一旦这些隆起消失,就很少复发。
  容易淤伤
  问:我家宝宝特别好动,身上总会留下青一块紫一块的淤伤,我母亲担心宝宝可能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我母亲的担心有必要吗?
  答:容易淤伤可能是剧烈的活动引起,但是,频繁的淤伤可能是许多
  血液系统疾病的表现,你母亲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如果宝宝患有缺铁性贫血,就容易淤伤,该病主要影响9~24个月大的宝宝,其他表现有面色苍白、乏力、易怒、舌体肿大、指甲发脆及缺乏食欲。低体重儿和早产儿更容易患有该病,该病治疗方法非常简单且有效,主要是食用富含铁的食物或补铁剂。
  容易淤伤也可能是爱唐综合征(Ehlers-Danlossyndrome)的表现,
  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结缔组织能把体内各个构造黏结在一起,包括韧带、骨骼、软骨、血管和各个器官等)。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关节松弛和皮肤弹性过大(该病也称为“皮肤弹力过度症”)。该综合征中某些疾病是比较轻微的,但也有一些严重的甚至能危及生命。依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涉及身体部位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基本上包括锻炼,物理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创伤及出血,偶尔也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宝宝容易淤伤和频繁骨折,可能患有另外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成骨不全,又称脆骨症。该病的其他表现包括关节松弛、O形腿或其他骨骼缺陷及牙齿硬脆和变色,因为患有该病的宝宝常常骨折,所以宝宝的父母可能被误解为虐待儿童。该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是一些治疗方法可减少孩子的损伤。
  最后,确实如你母亲担心的那样,容易淤伤有时确实是白血病的表现。白血病是一种白细胞血癌,尽管该病是儿童中最常见的癌症,但却非常少见。该病的其他表现包括容易出血(特别是鼻子频繁出血)、面色苍白、虚弱、乏力、食欲不振及持续的感染和发热。患有该病的宝宝可能有腹部膨隆和淋巴结肿大。白种人和西班牙、葡萄牙人种有更高的发病率,尽管有一些病例具有家族遗传性,但大多数病例无家族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