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幼儿亲子游戏
分类的游戏
这是创造力学者威尔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发觉其共同特征来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也可以提供符号、颜色、食品、数字、形状、人物、字词等材料,让孩子能依其特性分类。
扮演的游戏
例如让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励孩子应用想象力自由扮演所喜欢的"角色"。家长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如给他一架飞机,假想他在空中飞行遭遇哪些飞鸟;给他一部金刚,让他跟铁金刚对话;给他一些医生的玩具,让他扮演医生看病的情形……
手指的游戏
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我们的双手,有助于脑力开发;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等活动,让孩子能动头脑、动动手。也可以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
躲藏的游戏
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让他来找;在图案中藏着一些物品、数字等,让他找出来;带孩子到郊外,亲子共玩"大地寻宝"的活动;或在报纸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词"或"物品"等活动……这些都是藏物的游戏。
绘画的游戏
从涂鸦到能画出图形,孩子绘画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他们以画画表达其未能以言语形容的感受、情绪。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画在纸上、布上、板上……让孩子享受自由创作的喜悦。
组合的游戏
许多发明都是在原来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笔加指示棒,变成"指示笔"。父母可先让孩子观察哪些物品是"组合"的,然后再让其思考还有哪些东西加以组合,会更好用;另外用图片或字词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积木的组合图形,空瓶罐、石头的组合均是。
观察的游戏
让孩子观察树苗的成长,或甘薯发芽,以了解造物的奥妙;由观察影子的变化,学习科学概念;由观察人类的表情,而能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甚至参观各种展览、表演、户外郊游……
知觉的游戏
"知觉"是一种将透过感官所获得的资料,再经过分析与解释的能力。知觉包括眼睛、鼻子、舌头、身体等感觉作用。我们可以让孩子分辨不同形状的物品,用触摸猜东西、用舌尝尝各种调味品、玩配对游戏、辨认方向及方位;让孩子观赏及指认有背景的图片等活动。
训练宝宝的模仿能力
这是一个锻炼宝宝动作模仿能力的游戏,父母一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一边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如两手放在头两侧,双脚同时往前学小兔跳;或两臂平举,上下摆动学小鸟飞;或者做开飞机、划船的动作,让宝宝跟着一起做。这样能锻炼宝宝全身的肌肉、训练宝宝的模仿能力、增加宝宝动作的协调性,并且在游戏中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
快快点要点对
适合年龄:2-4岁
目的:培养孩子的听觉及反应的灵敏性。
玩法: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围在一个圆圈坐下,教师站在中间。游戏前,大家用食指点在自己的鼻尖等待发令。
家長念儿歌:"点,点,快快点,点了鼻子又点眼。点,点,要点对,先点耳朵后点嘴。"教师一边念,孩子们
用食指先后点自己的鼻子、眼睛、耳朵等器宫。念儿歌可先慢后快,节奏也可常变化,或反复命令点一个器宫后突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