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对小儿危害大,重者可致生长发育障碍。人体寄生虫病对全球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什么是小儿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小儿的多发病,常见的有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等,对小儿的危害较大,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多发于春秋季节和湖水、河塘较多的地区。
小儿寄生虫病有哪些常见类型?
寄生虫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对小儿危害大,重者可致生长发育障碍。寄生虫病除了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在城市中也时有发生。常见的小儿寄生虫病有: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等。根据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病也相应地分为、及节肢动物引起的疾病。根据发病的急缓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寄生虫病,但大多属于慢性。
寄生虫病是怎样感染的?
大多数寄生虫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如蛔虫、蛲虫、绦虫等,人们多因为吃了污染的食物而被传染,而寄生虫的虫卵等又多数是通过分辨排出,所以这种传播方式称为粪口途径传播。此外还有像血吸虫、疥虫是通过身体接触感染的。
根据感染方式的不同,每种寄生虫的危害是不同的,如果蛔虫、蛲虫、绦虫等进入人体会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如果进入器官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血吸虫进入人体的危害更是大,严重者可以引起死亡。
小儿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
寄生虫的发生具有地方性、季节性的特点。
①寄生虫病的流行常有明显的地方性,这种特点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有关。如钩虫病在我国淮河及黄河以南地区广泛流行,但在气候干寒的西北地带,则很少流行;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则与钉螺的分布一样,多发生于湖水、河塘、水渠较多的南方地区,这些寄生虫疾病都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②由于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条件会对寄生虫及其中间宿主和媒介节肢动物种群数量的消长产生影响,因此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如温暖、潮湿的条件有利于钩虫卵及钩蚴在外界的发育,因此钩虫感染多见于春、夏季节;由疟疾原虫导致的疟疾病传播需要媒介按纹和白蛉,因此疟疾的传播和感染季节与其媒介节肢动物出现的季节一致。人群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会造成感染的季节性,如血吸虫病,常因农业生产或下水活动而接触疫水,因此,急性血吸虫病往往发生在夏季。
小儿常见寄生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1、蛔虫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蛔虫病,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移行症。蛔虫病可以通过儿童由于食入感染期虫卵而被感染,轻者多无明显症状,但会导致儿童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妨碍孩子的生长发育,蛔虫一般聚集在肠道,也可进入肝管导致胆道蛔虫症,蛔虫数量多可导致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蛔虫幼虫对身体的影响甚至会比成虫还严重,当幼虫破卵而出,会穿入肠壁通过门静脉系统循环移行至肝脏,经右心进入肺泡腔,沿支气管、气管到咽部,又重新被吞咽至小肠并逐步发育成熟为成虫。在移行过程中会对这些器官照成损伤,幼虫也可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般不发育为成虫,但可造成器官损害。
2、人类是蛲虫的惟一的传染源。蛲虫病的感染方式主要通过肛门-手-口直接接触感染和人群之间接触,也会有在肛周孵育的幼虫再返回肛门内而发生逆行感染。所以蛲虫病很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地方传播。
感染蛲虫的小儿可以见到肛门、会阴部瘙痒及睡眠不安。患儿常诉肛门和会阴部皮肤剧烈瘙痒,以夜间明显,常影响睡眠;局部皮肤可因搔损而发生皮炎和继发感染。虫体附着的局部肠粘膜可发生轻微损伤,引致食欲减退、消化功能紊乱、或肠道慢性炎症等症状。还可出现烦躁夜惊、遗尿、磨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