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儿童资源网

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我们的研究小组同时也研究其它特殊的人群,如超常儿童、白痴专家、患孤独症儿童、学习障碍儿童。以上这些不同的人群表现出参差不齐的认知层面,但这些能力很难用一元化的智能观点来解释。我们还检查了不同动物种群的认知和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认知能力的关系。最后,我们对两类心理学的数据加以考虑:一类是经过统计分析的各种心理测试之间的关联性,另一类是有效技能训练的结果。训练某人学习A技能,能否有助于他的B技能的提高?例如数学培训能否提高音乐智能?反过来呢?
  很明显,通过研究上述认知的发展过程、脑伤病人智力丧失的分布情况和一些特殊的人群,我们的收获是巨大的。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所有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记录得出结果的要素或智能的种类,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些重要的信息,不是可以用计算机分析的,我们必须在分析中发挥主观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只能尽量认真地研究以上结果,然后力图按照我们自己和持批评观点的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将其组织起来。我最后整理出来的七种智能,就是力图组织归纳大量研究资料的结果。
  多元智能理论与家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并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学校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与家长通过有意义的方式进行沟通,这也是多元智能理论的一部分,尽管并不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家长要积极地参与到教育中去,而不是仅仅管理学校的食堂。我前文中介绍的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的学校--加德纳特色幼儿学校、库克小学和圣心小学--都强调学校要注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例如,库克小学在教学中就注意让家长积极响应学校的教学改革并给予配合,这种做法让该校从一个因招生不足濒临关闭的学校成了目前一个蓬勃发展的学校,还吸引许多跨学区生源入学。圣心小学也有同样高的招生率。
  在澳大利亚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的学校,家长被要求参与学校事务的各个方面。他们帮助制定教学计划,决定增加哪些课程。他们被邀请参加学校的专业发展活动和研讨会他们被邀请定期走入课堂,与学生分享他们在某一领域的专长。学校重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并鼓励家长与教师分享他们对孩子的能力和进步的观察结果。学校通过定期寄信,让家长了解孩子取得的进步及各项智能的发展。库克小学关于其教育哲学的录像带就是由一名家长负责制作的。
  家长不但可以参与课程设置,还能够参与对孩子评价方法的制定。例如,库克小学的家长和教师共同设计了下列评价原则:
  ●评价报告应反映单个教师的课堂教学;
  ●书面评价报告应包括单个班级,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和学校的课程设置规定;
  ●评价报告应列出学生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评价报告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
  ●评价报告要提供与学生学业成绩、社会交往、个人成长有关的信息;
  ●评价报告要尽可能包括学生的作品,电话交谈、家庭访问、书面报告、测验表、额外访谈、照片、磁带、展示等等;
  以下是最终确定的评价报告内容
  ●2月份举行家长信息交流会;
  ●每周给家长寄信,说明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活动;
  ●与家长进行非正式的、"一对一"的交谈;
  ●第一学期末教师要对家长进行访谈,让家长提供有关孩子的信息,事后家长会得到一份访谈记录
  ●12月份单个教师要向家长提供一份书面报告;
  ●教师可斟酌决定是否添加评价报告,若有特殊需求可与家长协商决定。
  儿童智能发育的九大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哑哑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