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看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想象力和理解力。
玩蜡笔和彩色笔可以培养艺术才能。
玩内容积极的电脑游戏可以提高儿童的竞争精神。
玩娃娃和长毛绒玩具可以练习交谈和照顾别人的能力。
父母亲要与孩子一起步入"玩耍旅程",以加深你和孩子的感情,促进孩子的发展,让我们高高兴兴地玩吧!
儿童智能发育的九大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哑哑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秩序敏感期(2~4岁)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您可以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培养孩子具有巨细无遗、综理密微的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0~6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兴趣。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文化敏感期(6~9岁)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宝宝听觉发展方案
从宝宝出生起,父母就可以在了解宝宝听觉发展进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根据宝宝听力发展的特点,给他一些有益的听觉刺激,以促进宝宝听觉的发展。
1.营造丰富的声音环境
家人的正常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关开门声、水龙头的流水声、刷洗声、扫地声、说话声、各种电器发出的声音等等,室外传来的声音如汽车鸣笛声、飞机飞过的声音、风声、雨声、流水声,所有这一切来自环境的声音对宝宝都是十分有益的刺激,因此,父母要让宝宝有机会常常听到这些声音,接受来自外界的这些刺激,而不是将宝宝封闭在一个幽静的环境里。除非有太过嘈杂的噪音,比如外面施工的声音、机器的噪声等等,一般环境里的声音宝宝都能接受,无需刻意为宝宝营造一个所谓安静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