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说,严厉出骄子;现代专家们也重复又重复:孩子不能宠坏了;新派的父母又振振有辞:好孩子是宠出来的……初为父母,面对宝宝温柔的笑容,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总是忍不住要宠爱小宝宝们,要满足宝贝所有的愿望。到底宝宝要不要宠?宠多久才不会把他们宠坏?
关于“宠”的妈妈辩论
正方观点
对宝宝来说,妈妈的爱和呵护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营养素,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尽量让他们多感受来自父母的爱,对他们有要求等长大后再实行也不晚。
典型事例
妈妈:张小远 宝宝:小树,10个月
我自己就是独生子女,小时候,爸爸非常宠爱我,早上不起床,他从来不会采取强制措施,中午在幼儿园不睡觉,爸爸会专门到学校看我。我觉得我并没有被宠坏,我身上也没有大家认为的娇气什么的缺点。有小树以后,我就想宠着他,希望把我爸爸当年给我的爱全部给他。自从知道自己怀孕开始,我就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小树出生后都没有离开过我,每次他哭,我都会立刻抱着他。婆婆常说我抱得太多,可我一直觉得孩子出生后的几年是特别需要宠爱的阶段,长大以后,可以跟他讲道理,规范行为;但小时候,一定需要享受父母的爱。
我要宠爱孩子。我有能力宠爱孩子,也有心情宠爱孩子,一个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大的孩子才会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我不想看到小树会留下爸爸妈妈没有给他买心爱玩具的遗憾,看见他满足的样子,我也特别开心。
反方观点
坚决不宠孩子。规矩是从小养成的,坏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以后再要纠正就非常难,从小严格要求长大才能明白事理。
典型事例
妈妈:CoCo 宝宝:小西瓜,2岁
我觉得孩子是坚决不能被宠的,爱在心里,无原则的宠只能让孩子变得任性和霸道。有句名言说得好:“溺子如杀子!”小西瓜孩子一岁后,一直跟爷爷奶奶在一起,最近回到身边。我发现孩子被老人家宠得不成样,老人家面对任性的孙子总是一味迁就,怕孩子受苦,小西瓜一点要求没有满足就要闹。那天大冷天没有买冰淇淋,小家伙居然会哭到嗓子哑。如果有机会重新来过的话,我是坚决不会再这样,把孩子宠坏了,对父母对孩子都没有什么好处。
现在小西瓜回到我身边,我对他开始严厉了,做什么事情“不行”就是“不行”,“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任凭他哭闹。我觉得真爱孩子的话,就要从小严格要求、训练孩子,不要让他养成任性的毛病。在我的严格管教下,现在小西瓜的坏习惯慢慢在改了:知道吃东西要和大家分着吃,对人要有礼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