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美国有一位身无分文的青年,他特别看好电子商务,并下决心在这个领域发展自己,可是他遇到一个最大的难题——资金问题如何解决。他首先想到了父母,当时他父母有30万美元的养老金。当他向父母说明用意后,他的父母只商量了一会儿,就把钱交给了儿子,并说道:“我们对互联网不了解,更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但我们了解、相信你——我们的儿子!”这位青年就是当今个人财富达到105亿美元,享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书店——亚马逊书店的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1999年,他被当选为《时代》周刊风云人物;名列美国2000年《财富》杂志全美40岁以下巨富排行榜第二;成为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互联网时代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
这个案例不能说贝索斯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父母,但他父母所起到的作用却非常重要。除了先期的资金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贝索斯的信任给贝索斯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由这个创业成功的案例联想到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在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物质贡献的同时,是不是要问一下自己:“我给了孩子多少鼓励与信任?”
孩子不信任父母并不是因为父母不爱他们,而是因为父母过于唠叨的话语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比如孩子老毛病重犯,父母不是以真诚的态度予以正确诱导,而是以“不信任”的话语去刺激:“你总是说改掉坏毛病,可是已经好几次了,却一点没变,让我怎么相信你?”这种“不信任”的话语虽说是父母不经意说出,却对孩子有着极大地伤害。孩子不再信任父母,也就失去了重要的自信心。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树立自信的催化剂,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孩子得到了父母的信任,觉得自己是对的,从而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起自信。孩子有了这种自信,便会在自己生活、学习的范围内,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改掉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小时候曾读过一篇《小马过河》的故事。老马妈妈认为孩子小马已经长大,要他驮着一袋麦子去磨坊。然而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正在他为难的时候,老牛告诉他:“孩子,河水很浅。”等他准备过河时,突然,一只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说河水很深,会把你淹死的。毫无主张的小马又跑回家。妈妈对他说,河水是深是浅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他相信了妈妈的话,等他过河之后,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世间许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亲自去尝试。作为孩子,尽管父母的话有时很唠叨,但唠叨里有宝贝,唠叨里有学问,唠叨里有见识。而作为父母,虽然经历了很多,也有经验,但孩子的世界在两代人之间无形地划开了一道鸿沟,这道鸿沟需要彼此间的了解才能慢慢填平,需要彼此间的磨合才能慢慢消除,因为没有了解就没有信任。做父母如此,做儿女更应如此。
故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学会放手,抛开“一切不放心”的杂念,大胆地给他们一个信任的空间去磨炼,去实践。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在精神上已萌发了成人意识,不希望父母干预得太多。如果我们对孩子予以充分的肯定和信任,孩子就容易形成友善、真诚、合作的品质,并会很快适应社会,在与人交往上更能建立起互信的人际关系。如若不然,孩子的反抗意识便会增强,甚至逆反,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