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知识还是重能力?老舍先生的教子八章

儿童资源网

重知识还是重能力?老舍先生的教子八章


  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再渊博的知识都是无用的!

  在孩子每个成长阶段家长都要清晰地了解这个阶段要做的事情!孩子一生犹如一场马拉松,需要充足的耐力、韧性和坚强的毅力,从小形成的良好个性和品质会让孩子在一生的长跑中不断地补充能力、挖掘潜力。

  具备哪些能力孩子终生受益

  第一、生存能力——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第二、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孩子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应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陪他玩!

  第三、沟通交流能力——三岁之前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父母不要在此时只想着让孩子智能开发,而错过了其学习沟通及观察别人的最佳时期。学会沟通的孩子会受到同伴们的喜欢,身边的朋友一定会很多,这能为他将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第四、阅读能力——在把孩子领上阅读之路的过程中,父母要记住,你肩负着两大任务:第一大任务是要让孩子喜欢读!第二就是要教会孩子怎么读!

  第五、感知幸福的能力——一个没有感知幸福能力的人,无论他得到再多,他都不会幸福;一个能够感知幸福的人,无论他多么平凡,他都是幸福的!

  第六、忍耐力和自制力——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

  第七、接受失败的能力——在一个团体里,输给别人的机会本来就比赢他人的机会多,比起把目标放在第一,努力迈进,更重要的应该是对任何事都尽力的心态。要培养孩子跌倒后站起来再次勇往直前的能力!

  老舍先生的教子八章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

  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

  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

  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第一、“木匠说”

  一九四二年八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这是一种反传统的教育思想。

  其一、干文艺并不比当木匠高贵!

  其二、干文艺比作木匠还更艰苦!

  其三、干文艺更需要一些基础!诸如文字要写得通顺,要有生活底子,还应至少学会一种外国语。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