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瘦”孩子,只是胖得不明显?

儿童资源网

有些“瘦”孩子,只是胖得不明显?

  按着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慢性病也叫非传染性疾病,是指病情持续时间长、发展缓慢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以及糖尿病等4个主要类型,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占所有死亡的63%。在2008年死于慢性病的3600万人中,有29%的人不足 60岁。

  预防慢性病,从孩子开始

  可见,虽然慢性病对人健康威胁主要表现在中老年,但是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漫长过程,延绵整个一生。

  比如,有研究甚至发现,孕妇高脂饮食,胎儿动脉内膜就可以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脂质浸润现象。

  绝大多数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这些慢性病的发生需要从孩子开始。

  慢性病的发病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个人生活方式。就个人而言,力所能及的主要就是改变生活方式,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主要机构一直的大力倡导的。

  健康生活方式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均衡、健康饮食,和积极的体力运动。

  健康均衡饮食

  健康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已经为绝大多数家长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唯一难点在于游离糖或者叫添加糖的控制,尤其是高含糖饮料。在英国等西方国家,有学者甚至把游离糖定义成一种“新型烟草”,呼吁政府除了广泛宣传以外,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加以控制。

  运动不足是最大顽疾

  现代交通的高度发达,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以及老实就是“好孩子”的标准等因素,导致现在的孩子体力活动严重不足。即便给予最高级别的健康均衡饮食,仍难免成为TOFI孩子的危险。

  每天给孩子1小时去“撒野”

  按着2010年版美国国民运动指南标准,儿童少年每天至少需要1小时的体力活动,包括有氧运动、肌肉对抗运动和骨骼强化运动。

  另有研究认为,单调的正规运动往往浇灭孩子的运动意愿,而玩耍才是孩子的天性,丰富多彩游戏往往更能调动海门的运动热情,尤其是孩子们自组织的各种游戏,就是说,每天给孩子们1个小时,让他们自己去撒野,或许是最好的运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