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规律性地给孩子完全关注的时间,比如起床、就寝和一天中某一段属于你和孩子的特定时间。
(现在的人都很忙碌,忙碌得没有时间回家,或者回家以后仍在不停地打电话或者上网,虽然身体在家,但心却不在家。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带孩子,那这样的方式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伤害。我家老二1岁8个多月,她经常阻止我们打电话,比如在我打电话时不停地大喊“妈妈不打电话”。我们如果不能一整天都全身心地陪伴孩子,那我们每天一定要有几个时间段完全属于孩子。最低的要求则是在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时、准备就寝和起床时关掉电话,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和家人。当然,这时间还远远不够,如果每天还能抽出至少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不带电话,完完全全地只跟孩子在一起,这样的陪伴才是有质量地陪伴,我们必须给予孩子这样完全关注的时间,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完全属于自己孩子的时间)
7、教育孩子的主要原则“不用言语”,换句话说,以身作则的具体行动、典范比言语表达对于具有模仿需求的儿童来说更有效。
(儿童的学习主要方式就是模仿。做为“教育”的成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孩子模仿的环境,而其中最重要的乃是做为环境的一部分的我们这些人!)
8、多提供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大自然永远是最适合孩子身心成长的地方,孩子们在其中不仅仅是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可以奔跑跳跃。在大自然里 的生活帮助孩子与天地建立起链接,与花鸟树木融为一体,感受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体验着花开花落、秋收冬藏,看青虫变成蝴蝶。。。
9、避免让孩子接触多媒体和科技型玩具。
(孩子需要生活在真实的生活里,与真实世界里的人相处,感受着真实世界的变化,而不是生活在虚拟世界里。电子产品带给孩子的伤害远比一般人想象中大,甚至可以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电子产品掠夺了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让孩子和真实的世界脱离关系以至于自封自闭......)
10、尽管你的一天生活中担负着许多义务和责任、不要忘记把孩子放在你的意识里。“把孩子放在你的心里,带着他“,父母和幼儿园老师一样。这样的内在条件有助于再和孩子再见面时,和孩子的关系可以很快地再建立起来。重要的是,培养亲近的和相互关注的亲子关系,而这样的亲子关系和孩子的乖巧行为或者学校成绩无关!
(不是出于对孩子的期待,而是怀着真受,把孩子放到自己的意识里,带着他,想着他、爱着他......)
11、寻找快乐和感恩的理由(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份快乐和感谢的气氛更令孩子喜欢的)。
《童年与青少年期》的作者哈得菲尔说:“不正常的行为举止主要来自孩子模仿了父母的坏榜样。傲慢自大的父母教出傲慢自大的孩子。”很多的孩子没有崇敬心、感恩之心,对父母和长辈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甚至有些家长就把幼儿园老师当成高级保姆,孩子的心里也没把老师当回事,甚至还威胁老师:“你再这样我让我妈吵你!”内心快乐、遇事向内找原因,对他人和万事万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的父母就会带出来一个快乐的和有着感恩之心的孩子。
我们为什么希望一个孩子成长为这样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和成人内心才是快乐的孩子和成人,也是幸福的人。一个对他人总是挑剔、抱怨的人是不快乐的不幸福的。孩子是天使,他们天生喜欢快乐感恩的氛围,他们喜欢周围的一切都是和谐的温暖的,人们都温柔而小声地交谈,大家都是一个快乐大家庭中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