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棒的33个可以让孩子动手的科学小实验(3-12岁)

儿童资源网

超棒的33个可以让孩子动手的科学小实验(3-12岁)

  24、音乐瓶

  材料准备:相同高度和粗细的玻璃瓶8个、7种不同颜色的颜棒(筷子、鼓槌等)1根 。

  制作方祛:

  1、把瓶子排成一排,在每个瓶子里倒进不同量的水(水量由少到多)。

  2、在每个瓶子里倒入一种颜料(第一个瓶子与第八个瓶子倒入的颜料一样,只是瓶子里面的水量不同),制作成彩色水,这样既美观又便于识别区分不同的水量。将八个瓶子按水量由少到多依次摆好,一组音乐瓶就做好了。

  操作:

  (1)让幼儿用小木棒以相同的力度依次敲击音乐瓶,感知声音的变化

  (2)幼儿用嘴依次对着每个瓶口吹一吹,试试能否听到声音,声音的是否一样。

  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边敲击边倾听声音的变化,并辨别哪个瓶子音调高,哪个瓶子音调低,并引导幼儿探讨原因。

  ●提醒幼儿在敲击不同的瓶子时力度要相同,同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敲坏玻璃瓶。

  拓展与替代:

  ◆教师可根据音阶调整水量的多少来制作音乐瓶,并为幼儿演奏乐曲。(悬挂音乐瓶声音会更好听)

  ◆可将钢管、竹筒等切割成长短不同的管子,悬挂起来制作成音乐筒。

  ◆提供编钟演奏的视频资料供幼儿欣赏。

  附:科学小知识

  当用小木棒敲击玻璃瓶时,瓶子和水会发生振动,当振动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由于每个瓶子里的水量不同,它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编钟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编钟的钟体小,敲击时,振动就快,音调就高;钟体大,音调就低。

  25、我来学印刷

  材料准备:陶泥或者硬橡皮泥、牙签、颜料、刷子、白板纸。

  制作方法:

  (1)把陶泥捏成常见印章的形状,如长方体或圆柱体,将准备刻字的一面切平,用牙签在上面分别写上想印的字的正字和反字。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需要的数目,照上面步骤再制作几个同样的印章,分别写上想印的字。

  实验操作:

  (1)印章制作好后,指导幼儿用刷子蘸颜料分别刷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让幼儿先用写有正字的印章印字,再用写有反字的印章印字,比较印制的效果是否相同。

  (3)提供白板纸,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列并印刷。

  指导建议:

  ●帮助幼儿在一张透明度较好的薄纸上写上字,反过来看就是反字。

  ●提醒幼儿用牙签写完字后要剔除笔画上多余的泥,使字痕显得稍宽并且清晰。

  ●鼓励幼儿尝试用已有的字样摆出不同的句子,如“我爱幼儿园”,还可摆成“幼儿园爱我”、“幼儿爱我园”等,来体会活字印刷的方便。

  拓展与替代: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看凸型印章,让他们了解、对比凹凸两种印刷的不同效果。

  ◆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刻印自己喜欢的简单图案。

  ◆搜集有关印刷术发展的文字与影像资料,让幼儿了解印刷术的发展过程。

  附:科学小知识

  古代的印刷方法很死板,印一本书需要刻制所有版面,非常耗时。一旦错一个字,整页都要重新刻制,比较麻烦,而且一本书的模板用完后基本就没用了,很浪费。后来,北宋一个叫毕异的人发明了活字印刷,他把一个版面的每个字都单独制出来’需要哪个放哪个,省劲了许多。后来,人们又经过用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字、油印印刷而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印刷的种类一般包括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孔版印刷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