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棒的33个可以让孩子动手的科学小实验(3-12岁)

儿童资源网

超棒的33个可以让孩子动手的科学小实验(3-12岁)

  实验操作:

  (1)把三种物体放在地板上,让幼儿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观察并记录其影子。

  (2)变换手电筒位置照射小玩偶(不透明物体),观察、记录玩偶形成的影子。

  (3)手电筒不动,变化小玩偶离手电筒的距离,观察其影子大小的变化。

  指导建议:

  ●为了得到满意的活动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不透明窗帘遮挡住。

  ●引导幼儿分析影子形成的原因及光源位置对影子的影响。

  拓展与替代: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提供投影仪、应急灯、聚光灯等供幼儿做游戏。

  ◆观察夜晚中物体的影子,并寻找光源。

  ◆在户外选择一样物体,让幼儿画下该物体在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并进行测量与记录。

  附:科学小知识

  光在直线传播时如果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就会在物体背面形成影子。光可完全透过透明物体,所以完全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光穿过半透明的物体时会透出一部分光,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影子。光照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大小就会不同。物体离光源的距离不同,影子的大小也不同。

  13、小刺猬长刺

  材料准备:磁铁、铁屑、长方形塑料托盘、和托盘底面大小相同的白纸、蜡笔。

  制作方法:

  (1)在纸上画上一只蹲在苹果树下的小刺猬,注意刺猬身上的刺不画。

  (2)把画铺在托盘上。

  实验操作:将铁屑轻轻撒到画上,再将磁铁放在托盒的下面,轻轻移动磁铁,将铁屑全都吸到小刺猬的身上,帮助小刺猬长出尖刺。

  指导建议:

  ●提醒幼儿取放铁屑要小心,注意不要将铁屑撒到托盘外面,更不要对着铁屑吹气,防止迷眼。

  ●提供给幼儿的磁铁大小要与所画刺猬大小相同,使表现效果更形象。

  ●在托盘下任意移动磁铁,观察铁屑的运动状态。

  拓展与替代:

  ◆任意变换背景图,利用铁屑进行趣味造型活动。

  ◆利用铁屑表现条形和U形磁铁的磁场线的分布情况,感受 磁铁磁场的存在。

  附:科学小知识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而铁屑细碎的形态,在磁铁的吸引下可以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造型。铁屑还可以显示磁铁磁场的存在,利用铁屑对磁力线的显现效果,可以使幼儿生动形象地感知不同形状磁铁的磁力线分布情况。

  14、吸水性实验

  材料准备:报纸、电光纸、纸巾、牛皮纸、滴管、水盆、直尺、胶带。

  实验操作:

  (1)把报纸、电光纸、纸巾、牛皮纸剪成大小一样的长条,然后把一端用胶带粘在直尺上,使垂下的纸条长度相同。用手拿着直尺放在水面上方,让纸条同时浸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哪个纸条的水上升的快,就说明它的吸水能力强。

  (2)将这四种不同的纸平铺在桌子上,同时在每一张纸上滴等量的水滴,看看在哪一种纸上水滴扩散得最快。

  指导建议:

  ●活动前,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种类的纸,了解其特性。

  ●选用的纸的质地差别要大,以便让幼儿看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注意要“同时”对这四种纸进行操作。

  拓展与替代:

  除了各种各样的纸以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其他材料,如海绵、毛巾、布等进行对比实验。(为了使实验观察到的效果更加明显,建议使用相同大小的材料。)

  附:科学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