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以为,两人有了一模一样的玩具就不会吵架了,殊不知人是爱比较的,我们观察到兄弟俩先是会各自拿着玩具到角落去玩,但是过一会儿,一个就会站起来走过去,把另一个手上的玩具抢过来,仔细比较一下,确定父母没有偏心把好的给了哥哥(或弟弟),这是人性。
教导孩子彼此照顾分享,培养亲密的手足之情
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偏心,你做什么他都有另外的解释,这时倒不如把孩子叫过来,利用这个机会教育他们分享的观念,告诉他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姐妹吵架是一定会的,让他们自己去找出共玩的方法,自己订出来的规则,他们就会遵守;不遵守规则时,他们也会知道自己的不对,对兄姐的礼让会感心,兄姐也不会像被逼着去学孔融让梨,反而把弟妹当作眼中钉去之而后快。
外国的父母一般不介入孩子的争吵,他们觉得越介入越糟糕。加州大学有个教授说得好,家人吵架这种事,外人最好不要介入,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父母平常可以尽量让大的孩子去照顾小的孩子,把一部分责任放在他们肩上。例如叫大的带小的去上学,被人欺负时,要大的保护小的,培养他们亲密的感情,一旦有外力介入,孩子们很自然会一致对外、同仇敌忾,而不是用表面的物资平等来分化手足的感情。我们小时候多半要背弟妹、照顾他们起居,因为母亲只有两只手,忙不过来,很奇怪的是,长大后我们这些一起吃过苦的姐妹感情反而特别好。
注重表面的公平,只会让手足互相计较与监视
曾有一个朋友的姐姐要换肾,她毫不犹疑割给她;另一个朋友的哥哥有血癌,要骨髓移植,他却不肯捐,我们跟他说骨髓会再长出来,他也不肯,这跟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状况很有关系。一个说:「我小时候都是大姐在带,现在她有病,我给她一个肾算什么?我还情愿替她病呢!」另一个则说:「哥小时候专门欺负我,我不知吃过他多少暗亏,他曾经把我推下水沟,说我死了就没有人跟他竞争了,我能活到今天是奇迹,我干嘛要去帮他?抽骨髓的针那么大,我为什么要为他去受罪?我跟你打赌,换成我要他捐骨髓,他一定也不肯。」
他的话听了令人寒心,兄弟会弄成这样形同陌路,跟他们小时候父母只注重表面的公平,连吃牛排都要切得一样大有关,他们长大后没有培养出手足之情,只有天天互相监视,看爸妈有没有对另一个人好一点。所以,父母不要注重表面的公平,反而要一直教育孩子手足的重要性。俗语说,同船共渡是五百年的缘分,更何况生在同一个家庭做手足?我很感谢父母给了我五个姐妹,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相扶相持。
对于家中资源的分配,我认为应该从小教孩子林则徐说的这句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我父母常告诫我们:「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着嫁时衣。」孩子应该要有凭自己力量打天下的志气。
结论
Bubu老师
父母对于「公平」的想法,往往只是单纯地顾及物质上的均有、或赞美是否一样多,却没有想过,如果用不对的方法处理,孩子小的时候所计较的小物件、小经历,很快就会随着成长而变成其他挟爱的要挟,偏差行为的规模也将大到让父母极为伤神痛苦。
洪兰老师
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偏心,你做什么他都有另外的解释,这时倒不如把孩子叫过来,利用这个机会教育他们分享的观念。父母也可以尽量让大的孩子去照顾小的孩子,让他们能够相扶相持,培养亲密的感情,而不是用表面的物资平等来分化手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