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妈VS中国妈

儿童资源网

美国妈VS中国妈

  美国妈(80%是这样的):

  美国妈也会对孩子说,你这样的暴力很危险,打架会触犯法律。但孩子不知道,美国妈之前悄悄请求警方帮她演一出戏。校门口的警察假装逮捕他,把他押解到警车上。起初孩子并不相信妈妈的威胁,但很快在警灯下笑声变成了泪水。之后,警察把他带上警车并和他好好谈了5分钟,把他吓哭了。后来他妈妈过来给他一个拥抱,孩子也承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改善。也许,美国妈的做法,在中国,中国妈不可以复制,但是中国妈你曾想到没有,当孩子出现坏的行为时,当头棒喝是多么的重要,运用智慧更为重要。你一定要学会借助权威,让孩子在小时就知道坏习惯将会受到惩罚,这可是明智之举呀。

  情景4:孩子站在图书馆前罗丹的《思想者》雕塑前,问妈妈这个人在干什么?

  中国妈(没文化的妈是这样的):“这个人正在发愁呀,他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饿肚子。”或者“管那么多干吗?好好学习就行了”

  中国妈(有文化的妈是这样的):“孩子,这是一个艺术家的著名雕塑, “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原来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是根据但丁的《神曲》而创作的。……”(我的神!妈妈开始宣讲知识。)

  美国妈(80%是这样的):“孩子,你觉得这个雕塑美吗?”紧接着问“它美在哪里?”紧接着问:“他在做什么?”紧接着问“你觉得他内心里是怎么想的?”……一连串的提问,最后,告诉孩子,“我只知道是一名著名的雕塑家的名作,你拿着IPAD,我们现在坐下来,你帮助我们找一下答案好不好”孩子寻找答案后,妈妈,里面提到但丁,我知道,我想看他的书。妈妈:“太好了,我们去借罗丹和但丁方面的书好吗?”

  中国妈有许多教育孩子要么功利要么就是灌输,美国妈是引导式,让孩子思考、探究,非常善于勾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妈也有许多家庭教育比许多美国妈强的地方,但我们可以借鉴她们的经验,这样就会好上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