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护理锦囊集
孩子吃的牛奶中不一定非要加糖,如果加糖,或者牛奶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孩子的粪便一定会疏松、变绿或呈凝乳状。这时你应该停止在奶中加糖,如果长期不见好转,请与医生联系。
大便的变化
只要孩子正常,就不必关心孩子的粪便有无变化。颜色的深浅变化并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质地略干略稀也并不说明孩子有什么毛病。如果不放心,请向医生、社区护士或者医生咨询,他们一定非常愿意为你服务。粪便偶尔变稀,不能说明孩子有什么异常或是有什么感染,但是如果粪便水样,伴有突然的颜色变化、气味的变化和排便次数增加,一定要与医生联系,特别是在怀疑孩子有病的情况下。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的问题。
随着孩子的生长,孩子吃了不同的食物,例如某种水果或者蔬菜都会引起粪便的变化。如果孩子吃到某种食物后,大便变稀,就要在几天之内不给孩子吃这种食物,过一段时间后再给孩子加少量的这种食物。
请注意,甜菜根会使粪便的颜色发生变化,而且粪便接触空气后会变成褐色或绿色。
粪便中出现血丝是不正常的现象,原因可能不严重,例如肛门周围的血管破裂,但还应该去看医生。粪便中出现大量的血液、脓液、粘液,说明可能有肠道感染,需要及时与医生联系。
11如何给孩子吃药
时值隆冬,肺炎、感冒、流感等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尤其是孩子,冬季更易感染疾病。治疗中,正确给孩子喂药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给孩子喂药,药量如何掌握?喂药需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告诉你如何做。
喂药需要的物品很简单,一个中等大小的不锈钢小勺、一个小酒盅和一块小毛巾即可。喂药前必须按标签查对所服药物,包括药名,即是否这次应服的药;药品质量,如果片剂发霉、变色不能用,水剂混浊、变色、有霉坏味不能用,放置时间过久的药和已过期失效的药也不能服用;还应核对应用剂量。服药前半小时至1小时将所需服用并能够同服的药片、药水按规定剂量同时置入小酒盅中,并放少量温开水浸泡。等到服药时药片已完全溶化,喂服非常方便。有人临服药时将药片用勺、擀面棍或瓶子碾碎,或者用小锤子砸碎。这样做不但不易将药片粉碎,影响服用,同时必然造成一些损失,使药物剂量失之准确,也容易使药物受到污染。
喂药前先准备好温度适宜的糖水。将已溶化好的药物用小勺子混匀。孩子可以躺在床上,亦可抱在家长怀里,颌下围好小毛巾,使孩子头略侧向一边。家长将药倒入勺中,一只手轻轻捏住孩子双颊,另一只手将小勺放在孩子口内,紧压住下齿使药液顺口角慢慢流入口中。无论孩子怎样哭闹、挣扎,小勺始终压住下齿,不离孩子的嘴,直到药物全部咽下。然后将勺取出,倒入少许糖水,与勺内残药混匀,再次喂入。如果动作熟练,整个过程用不了两分钟,同时能保证药物毫无损失地喂下去。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应鼓励它们主动吃药,尤其要锻炼整片吞药。某些糖衣片或胶囊制剂整服既方便,又可避免药物的苦味;有的肠衣片整服还能减少胃部刺激症状和保证疗效。对于已经具备吞服药片的孩子,拒绝服药,家长态度一定要坚决,让孩子明白药是非吃不可的。同时讲明道理,使孩子主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