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三)--第二部-珂赛特-第六卷-小比克布斯
在那修院里有本书,从来就只印一册"孤本",而且还是禁止阅读的,那是圣伯努瓦的教规,是俗眼不许窥探的秘密."我们的规章或我们的制度,不足为外人道."
有一天寄读生们居然偷出了那本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同时又提心吊胆,惟恐被人发觉,多次停下来忙把书合上.她们冒了那么大的危险而获得的快乐却有限.她们认为"最有趣"的是那几页看不大懂的有关男孩子们犯罪的部分.
她们常在那园里的小路上玩耍,小路旁栽有几棵长得不好的果树.监督尽管周密,处罚尽管严厉,当大风摇撼了树枝,她们有时也能偷偷摸摸地拾起一个未熟的苹果.烂了的杏子或一个有虫的梨.现在我让我手边的一封信来说话,这封信是二十五年前的一个寄读生写的,她今天是××公爵夫人,巴黎最风雅的妇人之一.我把原文照抄下来:"我们想尽方法把我们的梨或苹果藏起来.我们趁晚饭前上楼去放面罩时把那些东西塞在枕头底下,等到晚上,睡在床上吃,做不到的话,使在厕所里吃."那是她们一种最来劲的销魂事儿.
一次,又是在那大主教先生到那修院去视察的时期,有个布沙尔小姐,和蒙莫朗西(蒙莫朗西(Montmorency),法国的一个大族.)多少有些瓜葛,她打赌说要请一天假,这在那样严肃的场合里是件大荒唐事.许多人和她打了赌,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那是可能的.到了时候,大主教从那些寄读生的面前走过,布沙尔小姐,在她同学们惊骇万状的情况下,走出了行列并且说:"大人,请给一天假."布沙尔小姐是个光艳服人.身材挺秀.有着世上最漂亮红润的小脸蛋的姑娘.德.桂朗先生笑眯眯地说:"哪里的话,我亲爱的孩子,一天假!三天,成吗?我准三天假."院长无可奈何,大主教的话已经说出了口.所有的修女都觉得不成体统,可是所有的寄读生没有一个不欢天喜地.请想想那种后果吧.
然而那横眉怒目的修院并不封锁得怎么严密,外面的情魔孽障并不是一点也飞不进去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只在这里简单陈述和指出一件无可争辩的真事,那件事并且和我们叙述的故事丝毫没有关连.我们把那件事谈出来是要让读者在思想上对那个修院的面貌有个全面的认识.
当时在那修院里有个神秘的人物,她并不是出家人,大家对她却非常尊敬,并称她为阿尔贝尔丁夫人.大家只知道她神经错乱而不知她的身世,世人也都把她看成死人.据说在她的个人遭遇里,有着一桩和名门缔姻而引起的财产纠纷问题.
那妇人将近三十岁,深色发肤,相当美丽,秀长眼睛,黑眼珠,看起人来却没有神.她能看得见吗?没有人敢肯定.她走起路来象飘而不象走,她从不说话,别人也无法确定她究竟呼吸不呼吸.她的鼻孔,削而青,象人断气后的那种样子.碰着她的手就象碰着了雪.她有一种奇特的幽灵似的神韵.她到哪里,哪里便有一股冷气.一天,有个修女看见她走过,就对另外一个修女说:"人家都把她看成死人.""她也许真是死人."另一个回答说.
关于阿尔贝尔丁夫人的传说层出不穷.她是寄读生们百谈不厌的怪人.在那礼拜堂里有个台子,叫"牛眼台".台上只有一个圆窗,"牛眼窗",这是阿尔贝尔丁夫人参加日课的地方.她经常独自一人待在上面,因为那个台在楼上,从那上面望去,可以看见宣道神甫或主祭神甫,那是修女们不许望的.一天,来到那讲坛上的是一个年轻的高级神甫,罗安公爵先生,法兰西世卿,一八一五年的红火枪队军官,当时他也是莱翁亲王,一八三○年后死在红衣主教兼贝桑松大主教任上.德.罗安先生到小比克布斯修院去讲道,那还是第一次.阿尔贝尔丁夫人平日参加听道和日课素来沉静,是丝毫不动的.那天,她一望见德.罗安先生,便半站起来,从礼拜堂那种寂静中大声说道:"哟!奥古斯特!"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把头掉过去看,宣道神甫也抬头望了一眼,但阿尔贝尔丁夫人又已回到她那种绝无动静的状态中去了.外界的一阵微风,人生的一线微光,一时曾在那冷却了的冰透了的脸上飘拂过去,但是一切又随即消逝了,疯人又成了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