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谈话录-01

儿童资源网

歌德谈话录-01


    "和传统的爱国的东西决裂,这不仅导致了他这样一个优秀人物的毁灭,而且他的革命意识以及与此结合在一起的经常激动的心情也不允许他的才能得到恰当的发展,他一贯的反抗和挑剔对他的优秀作品也是最有害的.因为不仅诗人的不满情绪感染到读者,而且一切反抗都导致否定(消极.),而否定止于空无.我如果把坏的东西称作坏的,那有什么益处?但是我如果把好的东西称作坏,那就有很大的害处.谁要想做好事就不应该谴责人,就不去为做坏了的事伤心,只去永远做好事.因为关键不在于破坏而在于建设,建设才使人类享受纯真的幸福."(这种只立不破的看法是反辩证.反改革的.)
    这番话顶好,使我精神振奋起来,我很高兴听到这种珍贵的箴言.
    歌德接着说,"要把拜伦作为一个人来看,又要把他作为一个英国人来看,又要把他作为一个有卓越才能的人来看.他的好品质主要是属于人的,他的坏品质是属于英国人和一个英国上议院的议员的,至于他的才能,则是无可比拟的.
    "凡是英国人,单作为英国人来说,都不擅长真正的熟思反省.分心事务和党派精神使他们得不到安安静静的修养.但是作为实践的人,他们是伟大的.
    "因此,拜伦从来不会反省自己,所以他的感想一般是不成功的.例如他所说的'要大量金钱,不要权威,那句信条就是例证,因为大量金钱总是要使权威瘫痪的.
    "但是他在创作方面总是成功的.说实话,就他来说,灵感代替了思考.他被迫似的老是不停地做诗,凡是来自他这个人,特别是来自他的心灵的那些诗都是卓越的.他做诗就象女人生孩子,她们用不着思想,也不知怎样就生下来了.
    "他是一个天生的有大才能的人.我没有见过任何人比拜伦具有更大的真正的诗才.在掌握外在事物和洞察过去情境方面,他可以比得上莎士比亚.不过单作为一个人来看,莎士比亚却比拜伦高明.拜伦自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大谈论莎士比亚,尽管他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能整段整段地背诵.他会宁愿把莎士比亚完全抛开,因为莎士比亚的爽朗心情对拜伦是个拦路虎,他觉得跨不过去.但是他并不抛开蒲伯(蒲伯(Pope,1688—1744)是十八世纪英国新古典主义派诗人,对诗律和词汇的驾驭颇轻巧,且长于讽刺,对拜伦有影响,尽管在流派上两人是对立的.),因为他觉得蒲伯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一遇到机会就向蒲伯表示敬意,因为他知道得很清楚,蒲伯对他不过是一种配角."
    歌德对拜伦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我也听不厌.说了一些旁的话以后,他又继续说:
    "处在英国上议院议员这样高的地位,对拜伦是很不利的;因为凡是有才能的人总会受到外在世界的压迫,特别是象他那样出身地位高而家产又很富的人.对于有才能的人,中等阶层的地位远为有利,所以我们看到凡是大艺术家和大诗人都属于中产阶层.拜伦那种放荡不羁的倾向如果出现在一个出身较微.家产较薄的人身上,就远没有在他身上那样危险.他的境遇使他有力量把每个幻想付诸实施,这就使他陷入数不尽的纠纷.此外,象他那样地位高的人能对谁起敬畏之心呢?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就使他和世人发生了解决不完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