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卷一

儿童资源网

政治学-卷一


    "诸神和万民的父亲",
    是正当而贴切的.作为君王,他应该和他的臣民同样出生于一个族类,而又自然地高出大众之上;这种情况同父子关系中长幼慈孝的体制完全相符合.

    章十三
    根据以上的辨析,已经可以明白,家务重在人事,不是无生命的财物;重在人生的善德,而不重家资的丰饶,即我们所谓"财富";重在自由人们(家族)的品行,不重在群奴的品行.关于奴隶,这里可先研讨一下这样一个问题.奴隶在作为劳役的工具以外,是否还有其它较高的品质,例如节制(克己).勇毅.正义以及其它类似的德行?或者他在供使劳役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好处呢?答复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疑难:如果说奴隶也有善德,那么他同自由人有什么不同呢?反之,奴隶也是具有理性的人类,要是认为他完全没有善德,这也是荒谬的.类似奴隶的这样的问题,也同样可以考察一下妻儿:他们是否也具备各种善德?为人妻而称贤于世者是否由于她也能克己.勇毅而富于正义〔犹如男人〕呢?批评一个小孩时,是否应该用"放肆"或"谨慎"这类道德名词呢?我们应该作正面还是反面的答复?
    让我们把问题展开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根据自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品德究竟是相同还是相异?如果说两者都应具备"既善且美的品德",那么何以一方应该常常为统治者而另一方又常常为被统治者呢?这同样不能说两者应该具有同样的品德而程度则各有其高下,主从的分别应该不是同种类间程度的差别而是两个不同的种类.反之,我们如果从另一方面作回答,说被统治者不必具备统治者的各种品德,这样的论断又是怪诞的.统治者如果不能克己复礼,正义自持(守法奉公)固然无法治理,而被统治者要是缺乏这些品德,他又怎么能循规蹈矩服从统治?凡放纵而怯懦的人总不会好好克尽他的职分.揭开这些疑难,就显见根据自然而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人们应该具备同样相通的道德品质,但如果被统治者可以由于使役不同而其善德有种类的区别,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善德的确也可以因为两者所处地位的相异而会有种类的差别.
    章里的论点一直引申到灵魂的性质.灵魂在本质上有两种要素,其一为主导,另一为附从,各个相应于不同的品德,理智要素符合统治者的品德,非理智要素则符合从属者的品德.类似灵魂这样的组合性质也显见于其它事例〔如家庭和邦国〕;在这里,主从两要素存在于各种人事组合中就可以说是一个普遍条例〔这种普遍条例,在各种不同场合发生作用时,各自表现为不同的形态〕.自由人对于奴隶的治理是主从组合的一种形态;丈夫对于妻子也是一种;成年人对于儿童又是一种.所有这些人的确都具备灵魂的各部分,但各人所具有各个部分的程度又并不相同.奴隶完全不具备思虑机能;妇女确实具有这一部分但却不充分;如果说儿童也会审议,这就只是些不成熟的思虑.这些人所具有的道德品质情况也很类似.他们都具有各种品德而程度不同.各人的品德应达到符合于各人所司职务的程度.当然统治者的道德品质应力求充分完善,他的职位既然寄托着最高的权威,他的机能就应是一位大匠师,这样的大匠师就是"理智",至于其它被统治的人各自奉行其自然的职务,他所需的品德,在程度上就只要适应于各人的职务而已.由此可知,道德品质虽为上述各人所同备,每一德行,例如节制,男女所持有的程度却并不太相同,就勇毅和正义而说也是这样,苏格拉底认为男女在这些品德方面并无区别,是不切实际的.就勇毅来说,男人以敢于领导为勇毅就不同于女子的以乐于顺从为勇毅;再就其它的品德而言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