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第三卷-第08章-论没有一种政府形式适宜于一切国家

儿童资源网

社会契约论-第三卷-第08章-论没有一种政府形式适宜于一切国家


    假如有两块相同的土地,其中一块的产量为五,另一块为十.如果前者的居民消耗量为四,而后者的居民消耗量为九;这样,前者产量的过剩是五分之一,而后者的过剩却为十分之一.两者过剩的比率既然与生产量的比率成反比,所以生产只等于五的那块土地,其剩余要比生产等于十的那块土地的剩余多出一倍.
    然而这并非产量加倍的问题,并且我也不相信竟有从把寒冷国土的丰饶程度一般地等同于炎热国土的丰饶程度.可是,姑且让我们假设有这样的相等;如果我们愿意的话,让我们衡量一下英国与西西里以及波兰与埃及吧;往南就是非洲和印度群岛,再往北就什么也没有了.为了使它们的产量相等,在耕作方面该有多大的悬殊啊!在西西里,只须松松土而已;而在英国却须付出多么大的精工细作啊!因此,在必须用更多的人手才能得到相等产量的地方,它的剩余量也就必定会更少.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同等数量的人在炎热的国土上,其消耗却要少得多.气候要求这里的人们要节制食欲才能保持健康;欧洲人在这里如果要像在自己家乡里那样生活,一定会死于痢疾和消化不良的.沙尔丹说:"同亚洲人,我们简直是食肉兽,是豺狼.有人把波斯人吃得少,归因于他们对土地耕种不足;而我则不然,我相信他们的国家之所以不那么富有粮食,正是因为居民需要得少."他接着又说:"如果他们的节食是土地歉收的原因,那就应该只有穷人才吃得少,而不应该所有的人普遍都吃得少;并且在各个省份里,人们也就应该依照土地的丰饶程度而吃得有多有少,却不应该是全国的人都同样吃得少.波斯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引以自豪,他们说只要瞧瞧他们的气色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起基督教徒的生活方式要优越得多.的确,波斯人的肤色都是匀净的;他们的皮肤是美丽的,细润.光泽;然而,他们的属民,那些按照欧洲人的方式而生活的阿美尼亚人的面容,则粗糙并多面刺,并且他们的身材也是既肥蠢又笨拙."
    越接近赤道,人民生活的所需就越少.他们几乎不吃什么肉类;大米.玉米.高粱.小米和卡萨麸就是他们的日常食品.印度群岛有好几百万人,他们每天的食品还不值一苏钱.即使在欧洲,我们也看到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之间,食欲有显著的差异.一个德国人的一顿晚饭,一个西班牙人可以吃上一星期.在人们比较贪吃的那些国家里,奢侈也就转到食品上来.在英国,奢侈表现为酒席上的肉食罗列;而在意大利,人们设宴则只是用糖果和鲜花而已.
    衣着的奢侈也可以表明类似的不同.在季节变化急剧的气候之下,人们穿得就更好也更简单;但在人们的穿着只是为了装饰的那种气候之下,人们就力求衣服华丽而不求适用了,在这里衣服本身也就是一种奢侈品.在那不勒斯,你每天都可以看到许多人在鲍昔里普山上闲逛,只穿着光彩夺目的外衣而不穿内衣.就房屋来说,情形也相同:当人们完全用不着担心气候会伤害人的时候,他们就一味讲求富丽堂皇.在巴黎.在伦敦,人们要求住得温暖而舒坦.但在马德里,人们虽有着的客厅,但却没有可以关得了的窗子;而且他们就在老鼠洞般的屋子里睡觉.
    在炎热的国度里,食物更丰满而多汁,......这是第三种差别,而这种差别是不可能不对第二种差异产生影响的.为什么在意大利,人们要吃这么多的蔬菜?就因为意大利的蔬菜好,营养高,味道美.在法国,蔬菜全是用水浇灌的,所以毫无营养,因而筵席上也就几乎不把蔬菜当一回事.可是它们并不少占土地,并且至少也得费同样的气力去栽培.这是既定的经验了,巴巴里的小麦尽管次于法国的小麦,可是能出更多的面粉;而法国的小麦却又比北方的小麦出粉更多.由此推论:在从赤道到北极的这个方向上,一般都可以观察到相似的级差现象.从同等数量的产品之中,所得到的粮食却较少,这岂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利因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