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大伯的小屋(上)- 第12章-合法交易的范例

儿童资源网

汤姆大伯的小屋(上)- 第12章-合法交易的范例


    轮船又吱吱呀呀地哼唧起来,烟突里冒着烟,慢慢离开了码头,吃力地向前开动.这时,那妇人家回到她原来的座位边.只见那黑奴贩子在那里坐着,孩子却已经无影无踪!
    "啊呀,......哪儿去了?"她惊惶而迷惘地嚷了起来.
    "露茜,"黑奴贩子说,"你的孩子卖掉了;我看还不如早一点让你知道的好.是这样,我知道你没有办法把他带到南方去;所以就找了个机会把他卖给一家第一流人家了;他们会把他抚养成人的,比你自己养要强得多呢."
    那黑奴贩子的宗教修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最近北方有些传教士和政治家曾对这套玩意儿大为标榜).他已经完全克服了各种人道主义的弱点和偏见.先生,你我的心肠,如果肯下功夫陶冶,也完全可以达到他那种程度的.那妇人家投向他的那种痛苦.绝望.如疯如狂的目光,换一个不如他那样老练的人见了,一定会感到惴惴不安的;可是他却早已把它当作家常便饭.那种眼神他已经见过成千成百次.朋友,你也有可能对这类事情习以为常的.最近,有些人为了合众国的光荣,正在为这样一个伟大目标而奋斗:就是要使所有的北方人都对这类事情习以为常.因此,当海利看见那妇人家愁眉不展.捏紧拳头.气急败坏.痛不欲生的那副情景时,只是把它看作黑奴买卖中不可避免的事;心里只是盘算着她会不会嚷起来,在船上引起一场风波;因为,他和我们这个古怪制度所有的拥护者一样,也是坚决反对骚扰的.
    可是那妇人家并没有叫嚷.这一剑一直穿透了她的心房,她已喊不出声.哭不出泪了.
    她昏昏沉沉地坐了下来,松弛的双手木然落在两旁,两眼发直,眼前一片茫然;隆隆的马达声和船上各种杂沓的声响,梦幻似地交织在她懵懂的耳朵里.她已欲喊无声.欲哭无泪,再也无法表达那颗可怜的已经麻木不仁的心所感受的那极度的痛楚了.
    就其优点而言,那黑奴贩子的慈善心肠,并不逊色于我们的政治家们;这时,他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应该尽量安慰安慰那妇人家.
    "露茜,我知道开头是有点难受的,"他说;"不过,你是个精明女人,不会老想不开的;你也知道,这是迫不得已的事,实在没有办法!"
    "唉!别说了,老爷,别说了!"那妇人家哽咽道.
    "露茜,你是个聪明女子,"他固执地说."我一定好好对待你,替你在南方找个好去处;你很快就可以另外嫁人......象你这样标致的女人......"
    "哎,老爷,我求求你,现在别跟我说话吧!"妇人家哀求道.她的声音凄楚万分,那黑奴贩子觉得自己那套玩意儿在这个女人身上施展不开了.他只得站起来.那妇人家随即转过身去,用衣襟掩住了面孔.
    那黑奴贩子来回踱着方步,不时停下来瞅她一眼.
    "真是想不开,"他自言自语道."不过还算老实......让她发泄发泄吧,慢慢就会好的."
    这桩买卖汤姆从头到尾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一切后果他也完全能理解.在他看来,这事太可怕.太残忍了.因为,可怜而无知的黑人哪!他没有学会举一反三.总结经验和扩大眼界的本事.如果他听到过基督教某些传教士的教诲的话,他的看法就可能有所转变,因而把这桩买卖当作这种合法贸易中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例看待;黑奴贸易是一种社会风俗的基石,这种风俗,有些美国神学家(指美国费拉德尔菲亚市的卓埃尔.派克博士(Dr.Joel Parker)等.)认为:"除了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其他相互关系间所无法避免的缺憾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弊病."但是,我们知道,汤姆是个贫苦.无知的黑人,除了《新约圣经》之外,别的什么书都没有读过;因此,这种见解不能使他满意,也不能使他得到安慰.那女人象片枯草似地躺在货箱上;她遭受的这些苦难,汤姆觉得极为不平,因而替她感到万分伤心.这个有感情.有生命.伤心断肠而具有永生灵魂的"东西",美国的国法竟然冷酷无情地把她跟她身边那一捆捆.一包包.一箱箱的商品归为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