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五)-第五部-女囚-01
他在离开巴尔贝克前的那阵子,不知怎么搞的,把身边的钱全给丢了,可又不敢告诉德.夏吕斯先生,于是想找个人借点钱.他父亲曾经教过他(不过这位父亲也告诫过儿子千万别做"寄生虫"),碰到这种情况有个办法,就是写信给一位你想说你"有事跟他相商"的先生,请他"约个时间面谈".这条锦囊妙计使莫雷尔非常着迷,我相信他即便是单单为了尝尝请人家约个时间"面谈"的有趣滋味,也会情愿把钱掉了的.但后来,他看到这条妙计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灵验.他发现自己久疏笺候的那些先生们,收到他"有事相商"的去信以后并不是在五分钟内就作复的.如果莫雷尔等了一下午还没收到回信,他就尽想些诸如此类的理由,或者他找的这位先生还没回家啦,或者人家兴许还有些别的信得先写啦,要不就是出远门或者生病了,等等等等,反正是一个劲地往好里想,倘若侥幸收到封回信约他第二天上午见面,他到时候总有这几句开场白:"我是在想,怎么就不见您的回音呢,我寻思着别是出什么事了吧;得,这么看来您身体挺好呀?"等等等等.因此在巴尔贝克那会儿,他甚至都没跟我说他要"有事相商",就要我把他介绍给一星期前在火车上让他那么讨厌的这个布洛克.布洛克挺爽快地借给他......或者不如说让尼西姆.贝尔纳先生借给他......五千法郎.从那以后,莫雷尔对布洛克赞不绝口.他热泪盈眶地问自己,怎样才能报答这么一位救命恩人.后来,我就每月代莫雷尔去向德.夏吕斯要一千法郎,要莫雷尔一拿到就马上还给布洛克,好让布洛克觉得他钱还得挺快的.第一个月,莫雷尔满脑子还是布洛克的好处,二话不说就把一千法郎还了.但过后他想必是觉得那剩下的四千法郎要是派派别的用场准会更惬意些,因为他开始说布洛克这也不好那也不是了.瞧见布洛克他就觉着不舒服.而布洛克呢,因为已经忘了借给莫雷尔的钱的确切数目,所以开口向他讨还三千五百而不是四千法郎,这下子提琴师就能净赚五百法郎了,可他竟然回答说,对于这么一笔无稽之谈的借款,他非但不会拿出一个子儿,而且那位债主还该额手称庆才是,因为他莫雷尔没去告他一状哩.说这话时,他的两眼发出炯炯的光芒.他先是说布洛克和尼西姆.贝尔纳先生没什么好怨他的,不一会又觉得不过瘾,就干脆说他没去怪罪他们是让他俩便宜了.原来,大概是这么回事,尼西姆.贝尔纳先生曾经公开说过蒂博拉琴不比莫雷尔差,于是莫雷尔认为自己得为这句有损他的职业荣誉的话向法庭起诉,后来,因为在法国,尤其是就反对犹太人而言,公理正义业已荡然无存,(他向一个以色列人借五千法郎,正是他身上的反犹太人意识的自然流露呗),他凡要出门必得带好子弹上膛的手枪.
在莫雷尔对待裁缝侄女的态度上,柔肠百转的温情过后,随之而来的也是这种神经质的反应.诚然,德.夏吕斯先生也可能不自觉地对这种态度的变化起了某种影响,因为他经常把有些话挂在嘴上,说什么只要莫雷尔他俩一结婚,他就不去管他们,让他们靠自个儿的翅膀去飞啦,他这么说其实也是跟他俩逗着玩,根本是有口无心的.光凭这句话,当然还不足以把莫雷尔从那年轻姑娘身边拉开,不过,它一旦在莫雷尔的脑子里生了根,那么有朝一日它就会跟关于她的种种类似的想法搀和在一起,到头来足以成为造成关系破裂的一剂强力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