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四)-第二卷-第一章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四)-第二卷-第一章


  我也心急如焚,想尽快离开德.盖尔芒特夫妇.《费德尔》约十一点半钟结束.加上路上的时间,阿尔贝蒂娜该已经到了.我径直向弗朗索瓦丝走去:"阿尔贝蒂娜小姐在吗?""谁也没来过."
  我的天哪,这是否意味着谁也不会再来?我焦急不安,阿尔贝蒂娜是否来访愈说不准,我就愈希望她来.
  弗朗索瓦丝也觉得倒楣,但起因完全不同.她刚刚把女儿在餐桌上安顿好,让她食用鲜美的夜宵.可听我回府,她要撤下菜肴,摆上针线,装模作样在做针线活,而不是准备吃夜宵,看来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对我说:"她刚喝了一口汤,我硬要她吃点骨头."就这样,她把女儿吃的夜宵说得再也简单不过,仿佛丰盛一点是罪过似的.即使用午餐或晚餐时,若我不巧闯入厨房,弗朗索瓦丝也会装模作样,象是大家都已经用完餐,有时甚至辩白道,"我刚才想吃一块"或"吃一口".不过,只要瞧一瞧满桌子杯盘狼藉的样子,也就不用担心她会饿肚子了,我突然闯进厨房,弗朗索瓦丝措手不及,自然来不及象罪犯似地把桌上的杯盘藏起来,再说她也不是什么坏人.接着,她又添了一句:"哎哟,你睡觉去吧,你今天干活已经够累了(言外之意是她女儿不仅用不着我们花费什么,节衣缩食,而且还拼命给我们做活).你在厨房简直碍手碍脚,尤其碍先生的事,他在等候客人哩.快,上楼去."她继续不停地说,仿佛不得不动用当妈妈的权威,撵女儿去睡觉,实际上,既然夜宵已经吃不成,她在这儿呆着只不过是做个样子,要是我再留五分钟,她自己也会溜走的.弗朗索瓦丝朝我转过身子,用带有一点她特有的风格的漂亮俗语说道:"先生没瞧见她困得脸都割下来了."我暗自庆幸用不着与她女儿费口舌了.
  我已作过介绍,弗朗索瓦丝出生在一个乡村小镇,离她母亲的故里很近,但无论是水土.庄稼,还是方言,两个地方都各有不同,尤其是居民的某些风俗,更是迥异.因此,"肉店老板娘"和弗朗索瓦丝的外甥女处得很不融洽,不过两人倒有一点共同之处,那就是每当她们出门买东西,总要上"姊妹"或"表姊妹"家串门,一耽搁就是几个钟头,只要一打开话匣子,就再也难以自已,连出门办何事都忘到了脑后,等她们回到家里,若先生问起来:"喂,诺布瓦侯爵先生六点一刻是否接待客人?"她们甚至都不会拍拍脑门说一声"啊!我给忘了",而是自我辩解道:"啊!先生要我问的是这事,我没有听明白,我认为只是去向他问声好呢."如果说对一个小时前吩咐的事,她们可以这样"没头没脑"的话,那么,姊妹或表姊妹跟她们说的话,只要听上一遍,就休想从她们脑袋瓜里抹掉.比如,肉店女老板听说英国人在七○年与普鲁士人同时向我们开战,尽管我多次解释这不是历史事实,但白费口舌,她每隔三个星期,就要在一次闲聊中对我嗦一遍:"这完全是七○年英国人和普鲁士人同时跟我们打的那一仗造成的.""可我都跟您说过上百遍了,您弄错了."可她回答说:"不管怎样,这也不该成为怨恨他们的理由.七○年以来,桥下已经淌过了多少水......",这说明她确信无疑,观念毫未动摇.另有一次,她在宣扬与英国人打仗,我当面反对,她说:"当然,最好还是别打仗;可既然不得不打,最好还是马上就上阵去打.正如姊妹刚才解释的那样,自从七○年英国人跟我们打了那一仗之后,签订的贸易协定把我们都给毁了.等把他们打败后,就再也不让一个英国佬到我们法国来,除非付三百法郎入境费,我们现在到英国去不就是这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