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一)-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第一卷-第二章
这时我们已经走进外叔祖父的工作室.我的外叔祖父请她抽烟,只因有我在场,他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不,"她说,"亲爱的,您知道我只抽得惯大公爵送给我的那种烟卷.我跟大公爵说了,您也馋那种烟卷,"说着,她从烟盒里掏出好几支印有金色外文字样的纸烟.忽然,她又说:"我一定在您这里见到过这孩子的父亲,他不就是您的侄女婿么?我怎么能忘呢?他那样和气,我觉得他文雅极了."她说得既谦虚又热情.但是,
我深知父亲待人一向矜持冷漠,想到他当时一定绷着脸皮,现在却被说成文雅极了,我不禁狼狈不堪,因为他很可能表现得并不风雅,这种过高的评价,同他在礼节方面的欠缺实在太不相称.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些既无所事事又用心良苦的妇女所扮演的角色,其魅力之一正在于此:她们以她们的热情.她们的才能,以及优美的感情所具备的一种梦境和她们不必破费便可轻易到手的一种金玉般的华彩,象名贵而细巧的嵌饰,把男人们毛糙而缺乏磨砺的生活装缀得富丽堂皇.对于梦境,她们同艺术家们一样,既不追求实际价值,也不让它局限于现实生活,例如我的外叔祖父穿着宽松的便服在吸烟室中接待的这位女士,她以娇美的体态,粉红色的丝绸长裙,周身的珠光宝气,以及她同大公爵的交情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高贵气派,给烟雾缭绕的室内增添了异样的光辉;同样,她随口说了句对我父亲的评价,说得非常讲究,使这句话别具一格,有一种高雅的意味,再加上她以亮晶晶的目光看上一眼,等于给这句话镶上一颗光华熠熠的钻石,其中既包含谦恭之意,又透出感激之情,这句话从她嘴里说出便成了一件艺术珍品,一件"文雅极了"的宝贝.
"好吧,孩子,你该回去了,"外叔祖父对我说.
我站起来,克制不住想去吻一下粉衣女郎的手,但,我觉得这样做恐怕过于孟浪,简直类似抢劫.我的心怦怦乱跳,心里盘算着:"该做还是不该做?"后来,我不再考虑该做什么,而是能做什么,我以一种盲目的.反常的动作,连刚才我找到的有利于这样做的种种理由也全都抛置不顾了:我上前抓住她伸过来的手,把它送到我的唇边.
"他多可爱啊!已经知道巴结女人喜欢了,这是跟他的外叔祖父学的.将来准成为十全十美的绅士,"她又咬文嚼字地加上这么一句,故意把绅士这个词儿说得带点英国口音."用跟我们一衣带水的英国邻居的话来说,哪天他能不能过来喝a cup of tea?(英语:一杯茶.)
到时候,上午给我发一封'蓝笺,(蓝笺:市内电报的俗谓.)
就行了,我准来奉陪."
当时我还不知道"蓝笺"是什么意思.她的话我有一半听不懂.我怕有些问话若不回答会有失礼貌,所以我始终全神贯注地听,结果感到非常吃力.
"不,不,这不可能"我的外叔祖父耸耸肩膀,说道,"他忙得很,他很用功.他的功课门门得奖..他又低声地......声音压得很低,怕我听见后纠正......补充说道."谁说得准呢?也许他将来是雨果第二,或是福拉贝尔(福拉贝尔(1799—1879),法国历史学家,1848年任公共教育部长.)
之类的人物.这您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