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十二章
如果仅就"从阵地侧旁通过"的字面上来看,在世界上差不多没有不能从侧旁通过的阵地:像彼烈科朴地峡那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几乎可以不用加以考虑.因此,不能从阵地侧旁通过,肯定是由于进攻者从阵地侧旁通过会遭到不利的缘故.至于这种不利究竟是什么,我们在第二十七章将会有更好的机会予以阐明.这种不利有可能是大的不利,也可能是小的不利,总之,它在这种场合替代了阵地遭到攻击时所能发挥出来的战术效果,它与这种战术效果一起构成防御阵地的目的.
根据以上的考察可看出,防御阵地应该具备两种战略上的作用:
(1)让敌人无法从它的侧旁通过;
(2)在保障交通线的斗争中让防御者处于有利地位.
现在我们要补充一下另外两种战略上的作用:
(3)交通线与阵地正面构成的角度对防御者战斗的进程也应该产生有利的作用;
(4)地形一般说来应对防御一方起好的作用.
交通线与阵地正面构成的角度不仅关系到进攻者能否从阵地侧旁通过,能否切断阵地上的粮食供应,且关系到会战的全进程.斜方向的退却线在会战中有利于进攻者进行战术迂回,但让防御者在战术上无法自由活动.然而,斜方向配置并不总是战术上的过失,它往往是在战略方面选择地点不当的结果.例如说,如果道路在阵地附近改变方向,那么斜方向配置是根本不可避免的(比如1812年的博罗迪诺会战).在这样情况下,进攻者可以不改变他原来的交通线垂直于自己正面的态势而让自己处于可迂回防御者的方向上.
另外,如果进攻者有很多退路而我们只有一条,那么进攻者就会处于在战术上有很大活动自由的有利地位.在所有这些场合,防御者即便用尽了一切巧妙的战术,也无法消除战略错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至于谈到最后第四点,地形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对防御者十分不利,造成即使精心地选择了并且很巧妙地运用了战术手段,也不能消除这一不利情况.在这个方面,应该注意的几项主要的情况是:
(1)防御者首先必须在观察敌人方面与在自己阵地范围内能够快速攻击敌人方面争取有利条件.只有能阻止敌人接近地形障碍同这两个条件结合的地方,地形才尤其有利于防御者.
一切在制高点瞰制之下的地点对防御者都是不利的;一切山地的阵地或大多数山地的阵地(这问题在有关山地战的那几章中还要专门论述),一切侧方依托山地的阵地(因为山地虽然给敌人从阵地的侧旁通过增加困难,可是却利于他进行迂回),凡是前面不远有山的阵地,以及不符合上述对地形要求的一切地点对防御者全是不利的.
在与上述不利情况相反的情况中,我们只想提出阵地背后有山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可以带来很多利益,以致一般说来可以把它看成是对防御阵地最有利的情况之一.
(2)地形应在一定程度上同军队的编成特点相适应.一支骑兵占多数的部队,当然会去寻找开阔地.而一支骑兵与炮兵都比较少,但拥有大量有战争锻炼而又熟悉地形的勇敢的步兵的部队,就最好选择极复杂.困难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