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十三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十三章

    在现代军事艺术中,舍营又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因为不论是帐篷还是完备的辎重,都不能使军队完全放弃舍营.而厂营和露营,无论改进到何种程度,总是不能成为一种常用的宿营方法,假如常用这种方法,军队迟早(这取决于气候变化的情况)要发生疾病,因而过早地消耗力量.在远征俄国的1812年战局中,法军在非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整整有六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完全没有舍营,它是少数罕见的战局之一.但是这种可以说是狂妄的努力(当然,说这个行动的政治意图是狂妄的好像更恰当些)得到了怎样的结局!
    妨碍军队舍营的有两种情况,即离敌人很近和运动迅速.因此,只要临近决战,军队就得放弃舍营,并且不到决战结束,确实不能再进行舍营.
    在最近几次战争中,也即在最近二十五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战局中,战争要素充分地发挥了它的全部威力.凡是在战争中可能进行的活动和可能作用的力量,在这些战局中多半都进行和发挥了.可是,这些战局的持续时间并不长,很少有达到半年的,大多只几个月就达到了目的,也就是说失败者很快就被迫停战甚至讲和了,或者是胜利者很快就用尽了力量.在这样高度紧张的时期,更是极少谈得上有什么舍营,因为就是在已经不再有什么危险的胜利的追击中,因为运动的速度较快,军队也不可能进行舍营.
    但是,假如战争中事件的进程由于某种原因不很激烈,并且出现了双方力量的平稳的较量,那么,舍营就成为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舍营这种需要对于作战自身也有一定的影响,这表现在:一方面,人们试图利用兵力较大的前哨或配置得较远的更为强大的前卫,来赢得更多的时间并保障更大的安全;另一方面,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当地富庶与否和农产品多寡的情况,很少从战术上来考虑地形的利弊,或者线和点的几何关系.一个有两三万居民的商业城市,一条沿途还有很多大村庄和繁华城镇的大道,全能给大量军队的集中配置提供便利条件.这种集中给军队提供的灵活性和活动余地是非常大的,它足够抵得上其他地点的有利条件带来的利益.
    关于舍营部署的形式,我们只做几点说明,由于这些问题大多属于战术范围.
    军队的舍营分两种:一种是作为部队主要的任务的舍营,另一种是作为次要任务的舍营.假如在战局过程中部队仅仅是根据战术和战略上的要求配置,而且规定军队在配置地点附近进行舍营休息(尤其是骑兵常有这种情况),那么,舍营就是次要任务,是用来代替野营的.因而,军队在能够保证及时到达配置地点的范围内进行舍营.如果部队舍营只是为了休息,舍营就是主要任务,别的措施(当然也包括配置地点的选择)都必须适合这个主要任务.
    
    这里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整个舍营地区的形状.通常情况下,它应该是一个狭长的矩形,不外乎是战术上的战斗队形的扩展.在舍营地区的前面就是集中地点,司令部在它的后面.可是,这三种规定对整个军队在敌人到来之前进行可靠的集中是有妨碍的,差不多是对立的.
    舍营地区越是接近正方形乃至圆形,部队就越快地在一个地点(中心点)集中.集中地点越往后移,敌人到达这个地点就越迟,集中能用的时间就越多.集中地点设在营地的后面是决不会有危险的.司令部越向前移,就能越早地获得情报,司令官就越能更好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上面讲的三种规定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也还是多多少少值得考虑的.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