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十三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十三章


    有人主张通过扩大舍营地的宽度来掩护可能被敌人征发物资的地区.但,这个主张既不是完全正确的,也不是很重要的.对整个军队的外翼这个主张来说,还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各部队大部分在集中地点周围舍营,那么对两个部队之间的中间地带来说,这个主张就不正确了,敌军是不敢侵入这个中间地带的.这个主张之所以不很重要,是因为要防止敌人在我们附近地区征求物资,有比这种把军队分开配置更为简单的办法.
    把集中地点设置在舍营地前面是掩护舍营地的目的.这与下述理由有密切关系:第一.假如把集中地点设置在后面,那么当部队匆忙拿起武器时,在舍营地区常常会留下一个很容易落入敌手的尾巴,即掉了队的士兵.病员.行李.储备品,等等.第二.如果敌人用骑兵绕过前卫,或者突破了前卫,那么我们分开舍营的各个团和营就有遭到敌人袭击的危险.假如敌人遇到的是一支配置好的部队,那么,即使这支部队很弱,最后一定被敌人打垮,它到底还可以阻挡一阵,从而赢得一些时间.
    至于司令部的位置,人们早已经认为,越安全越好.
    根据上述种种考察,我们认为,舍营地区的形状最好是接近正方形的长方形或接近圆形的椭圆形,集中地点设置在中央,兵力很大时,司令部设在第一线.
    我们在《一般配置》一章中谈到的关于掩护侧翼的一些问题,也是适用的舍营.因此,派往左右两侧的部队,即使目的在于和主力共同进行战斗,也应当在主力的同一条线上各有自己的集中地点.
    如果我们考虑到,地形的性质是通过有利的地形来决定军队的配置地点,还有是通过城镇和村庄的分布情况决定着舍营的位置,那么我们就能知道,在决定舍营位置和配置地点方面,几何形态是少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这种几何形态也和所有的一般法则一样,对一般情况或多或少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它也应当予以注意.
    至于什么是舍营地的有利位置的问题,我们可以指出,必须军队选择一个有掩护作用的地段,以便在它的后面进行舍营,并且派出许多小部队监视敌人;或在要塞后面进行舍营,在这种情况下,敌人不可能摸清要塞守备部队的兵力,必定会更加谨慎小心.
    我们将在专门的一章中论述至于筑垒的冬营问题.
    行军部队的舍营不同于驻军部队的舍营,为了避免多走路,行军部队很少在远离道路上进行舍营,它是沿着行军道路进行舍营的.舍营地的距离不超过一日行程的最低标准,那么舍营对快速集中是不会有什么不利的.
    在敌前(用术语说),也就是在双方前卫之间的距离不大的情形下,前卫和前哨的兵力和位置应当根据舍营地区的大小和部队集中所需要的时间来决定.如果前卫和前哨的兵力和位置是根据敌情和其他情况决定的,舍营地的大小相反应根据前方警戒的抵抗能获得多少时间来决定.
    至于应该怎样看待先遣部队的抵抗,我们在本篇的第三章中谈过了.从先遣部队的抵抗时间中,必须扣除掉传达命令和部队准备出发的时间,剩下的时间才是向集中地点行军可能使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