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十章
大家知道,行军分为垂直行军和平行行军两种.平行行军又叫侧敌行军,侧敌行军时要改变军队各部分之间的几何位置:并列配置的每个部分在行军时得前后排列,或者相反.虽然直角范围内的任何角度都或许成为行军的方向,但仍然需要确定行军主要是属于哪种的.
只有在战术上,才有可能这么彻底地改变各部分之间的几何位置,而且也只有使用所谓列伍纵队行进时才可以做到这一点,而大部队全都不可能成列伍纵队行进的.在战略上更不可能这样做.以前,战斗队形中几何关系的改变只是两翼和各线之间的改变,而在现代的战斗队形中常常却是第一级单位,即军.师或者是旅(根据整体的区分而定)之间的改变.我们在前文所得出的结论,对这一点也是有影响的,因为现在已经不需要象以前那样,在战斗开始前就把整个军队集中在一起了,所以人们更加关心的是使已经聚集在一起的各个部分各自全成为一个整体.如果两个前后配置的师(后面的为预备队)沿两条道路向敌人行进,任何人也不会让每一个师都分开在两条道路上行进,而会毫不犹豫地让两个师各沿一条道路并列前进,并且让每个师长各自组织预备队以预备发生战斗时使用.指挥的统一比原来的几何关系重要得多.假如两个师在行军中没有经过战斗就到达了指定的阵地,那么它们仍然可以恢复原来的关系位置.如果两个并列配置的师沿两条道路进行平行行军,那么人们就更不会让每个师的第二线或预备队全顺沿后面的道路行进,而是给每个师各规定一条道路,也就是说在行军过程中把一个师看作是另一个师的预备队.假如一支军队由四个师编成,三个师配置在前面,一个师在后面作预备队,并且用这样的队形向敌人行进,那么当然应该给前面的三个师各规定一条道路,而让预备队在中间那个师的后面行进.如果三条道路之间的距离不适宜,就能够毫不犹疑地沿着两条道路行进,这并不会带来什么显然的不利.
在平行行军时情况也是如此.
另一个问题是各纵队是从右边还是从左边开始行军的问题.当人们平行行军时,这个问题是很明确的.向左侧运动时,谁都不会从右翼开始行军.在前进或退却时,开始行军的次序其实应该根据道路同预定的开进线的关系位置来确定.在战术上,有很多场合能够做到这一点,战术上的空间较小,几何关系较容易看清楚.但在战略上,就完全不可能了.假如我们看到有人把战术上的东西搬用到战略上去,那纯粹是书呆子的作法.以前军队在行军中仍然保持一个不能够分割的整体,而且行军的目的只是进行一次整体战斗,因而整个行军的次序纯是战术上的问题.尽管这样,1757年5月5日施韦林从布兰代斯地区出发时,因为未来的战场在他的右边还是左边不知道,最后被迫进行了一次有名的反转正面的行军.
如果一支按照旧的战斗队形进行配置的军队要分成四个纵队向敌人行进,那么,两翼第一线和第二线的骑兵应该编为外边的两个纵队,两翼的两线步兵则编为中间的两个纵队.这些纵队的行军可以全部从右边开始,全部从左边开始,或者右翼从右边开始,左翼从左边开始,或者左翼从右边开始,右翼则是从左边开始.后者的行军,叫做"中央开始"的行军.乍看起来,这些形式是同未来的展开有关系的,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关系的.腓特烈大帝前往勒登进行会战时,曾按照原来各翼的次序组成四个纵队,从右边开始行军,由于他刚好正要攻击奥军的左翼,因而很容易地变换为线式战斗队形,从而受到所有的历史著作家的赞扬.如果当时他要迂回奥军的右翼,那么,他就必须象在布拉格那样一次反转正面的行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