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三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三章


    不过,兵力的绝对数量在战略上大多是一个既定数,它是统帅没法改变的.我们研究的结果并非要说明在兵力比敌人相当少的情况下就不可能进行战争了.政治对战争的决定并不每次都是出于自愿的,尤其在双方力量相差悬殊时更是这样.因此,在战争中任何兵力对比都是可能的,一种战争理论要是在最需要它起作用的时候却不能起作用,那恐怕只能是一种让人奇怪的战争理论.
    因此,虽然理论十分希望双方兵力对比相当,可是决不能说兵力对比很不相当时理论就用不上了,在这个问题上是规定不出界限来的.
    兵力越小,目的就应该越小.此外,兵力越小,战争的持续时间也应当越短.因此,兵力较小的一方在这两方面就有回旋的余地(如果能这样说的话).在作战时兵力的大小到底会引起哪些变化,我们只能在以后遇到这类问题时逐步说明.在这儿只要说明总的观点就够了.但是,为了让这个总的观点更为完整,我们还尝试作如下的一点补充.
    被卷入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中的一方,越发地缺乏兵力,就越应当在危险的压力下提高精神上的紧张和努力程度.假如情况相反,不是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是丧失了勇气,那么,任何军事艺术当然都是无济于事的.
    假如能把确定目的时的明智和节制同军队的这种努力全都结合起来,那么,就会出现既有谨慎和节制又有辉煌的打击行动,这就是腓特烈大帝在几次战争中让人钦佩的地方.
    但是,节制和谨慎所能起的作用越小,紧张和努力就必然会显得更重要.如果兵力的对比相差极为悬殊,以致无论如何限制自己的目的也不能保证免于毁灭,或者危险可能持续的时间很长,以致最节省地使用兵力也不能够达到目的,那么,就应当把力量尽量集中到一次殊死的战斗中去.一个陷入绝境的人,当他简直不可能获得任何援助时,就会把他全部的和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精神力量的这方面的优势上,因为精神力量的优势可以让每个勇敢的人奋不顾身.于是他就将无比的大胆看作是最高的智慧,在必要时,还会求助于冒险的诡诈.最后,哪怕这些努力都不能奏效,在无比光荣的毁灭中,也还能获得将来复兴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