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成语
跬步千里---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力学不倦---〖解释〗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力学笃行---〖解释〗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敏而好学---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助你?”【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示例】你们年轻人真是~
群起效尤---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然糠照薪------〖解释〗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日以继夜---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洒扫应对---〖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解释〗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出处】【解释】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示例】教师常用“~”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